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康子冉 夏心愉 黃立俊
人民幣國際化和東亞金融合作進程再邁一步。
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3月13日表示,經中國許可,日本獲准最多可購入65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03億美元或8450億日元)中國國債。購買資金則來自日本的外匯資産。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日本將成為首個持有中國國債並將其納入外匯儲備的發達國家,將會對其他發達國家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
可對其他發達國家起示範作用
針對購買行動將具體何時以何種方式進行,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將視中日兩國當局今後的協議而定,目前只是一個初步的意向,具體細節都沒有確定。不久之後兩國的相關部門將進入具體事務層面的協商,預計會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安住淳也表示,購入中國國債的一些技術性手續等還需要幾個月準備時間,日方屆時將根據市場動向判斷購入中國國債的時機。
“此舉意味著日本將成為首個持有中國國債,並將其納入外匯儲備的發達國家,此舉對其他發達國家也是一個示範作用,成為其他發達國家購買人民幣債券的一個參照和先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向本報指出,日方宣佈要購買中國國債,間接回應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呼聲,適應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而此前,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主要西方國家反應和支持很少。
東方匯理銀行亞洲高級策略師高德信也對本報表示,日本的購債傾向暗示其“在人民幣通往國際的準入證上貼上日本的贊成郵票”。高德信和其所在研究團隊注意到,日本是在“七國集團(G7)”中,第一個“暗投”支持票的國家。
高德信的“聯想”並非特例。亞洲外匯網分析師章大衛昨日接受本報採訪時也稱,日本有意購債,一是因其看好人民幣國際化前景,二也可見日本對中國經濟最終實現“軟著陸”有信心。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院經濟學家邢予青則解讀認為,日方意識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未來10年至20年內人民幣至少會成為一個區域流通貨幣。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則對本報稱,到目前為止,宣佈把人民幣資産列入儲備資産的國家裏面,日本是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最高的一個國家。日本購買中國國債,把人民幣納入儲備資産,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和推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日本短期內不會擴大規模
除了順應中國經濟實力增長和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日本鉅額的外匯儲備或也是其考慮購買中國國債的重要因素。
梅新育稱,因為目前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在呈現跌勢,但是日本央行外匯儲備規模巨大,這樣的舉措可被理解成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資産長期前景的看好,同時也是出於其外儲資産多元化的需要。
宋泓指出,對日本而言,此舉還有利於緩解日元匯率過去一直面臨的升值壓力。此外,“從單純投資角度來講,肯定收益率也不錯。因為有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再加上中國國債數量少,風險小。”他説。
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日本外匯儲備再創歷史新高,達13066.68億美元,比前一個月增加108.27億美元。而從美國財政部公佈的2011年11月外國美債持有情況來看,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美債第二大持有國,總計持有10582億美元的美債,較此前一個月減持86億美元。
日本經濟評論家小田切尚登表示,在歐美等國受困于財政危機和景氣低迷之時,中國經濟依然持續增長,因此“將(中國)作為投資對象也不錯”。
據上述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650億元人民幣的購入額度是由中方確定的。而針對此額度,安住淳在昨日的記者會中表示:“從強化中日兩國經濟關係這一投資目的來看,(650億)是合適的規模。” 他並稱,考慮到日本在外匯資産運用方面的各種情況,一開始小額購入中國國債比較合適。
對於今後日本會否持續購買中國國債的問題,上述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出於穩健的考慮,日本政府短期之內不會有更大規模購買中國國債的打算。
而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局長易綱在3月12日答記者問時則表示,中日兩國在雙方固定收益市場上,特別是國債市場上,“相互的投資和共同的合作、共同的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東亞金融合作一大步
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日本首相野田訪華期間,中日兩國領導人就加強合作特別是在金融方面加強合作達成了許多共識,包括人民幣和日元在跨境貿易中的使用,包括人民幣和日元的直接交易,也包括雙方在債券市場上互相投資。
此後,日本“挺”人民幣舉措不斷。去年12月底,日本野村控股獲批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資格,成為國內首個獲此資格的日本金融機構;今年1月,日本瑞穗實業銀行在日本國內推出人民幣貸款業務,日本大行國內首發人民幣貸款。
而央行2011年12月25日的一條題為“中日加強合作發展金融市場”的新聞稿則稱“日本當局投資中國政府債券的有關申請程序正在進行中”。
如今,隨著日本獲准購買中國國債,中日兩國將互持對方國債。
對此,梅新育説,中國和日本是外匯儲備總額最高的兩個國家,首先要規避美元和歐元資産的風險;其次是要相互提攜,從而提升整個東亞貨幣體系的國際地位。所以中日兩國相互購買了對方的國債。
“雖然這是一種正常的儲備管理的舉措,但是如果放在更大的背景來看,也可以看作是東亞金融合作又邁出了一大步。”梅新育説。
3月12日,易綱在答記者問時説:“我們歡迎日方在達成協定的框架下,對中國的債券市場進行投資,同時我們也會在日本國債市場上或者固定收益市場上進行投資。至於説擴大對日元的投資,我們總的原則是這樣的,非常希望在一個互利共贏的情況下進行投資。如果説有一個階段,日方非常擔心是不是投資太多了,日元會升值,那個時候我們就會少投資一些;如果有一個階段,大家覺得各種條件都比較好,非常歡迎互利共贏,我們也可以考慮多投資一些。”
梅新育稱,從易綱的講話來看,中日雙方不僅將此作為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和儲備管理的手段,而且還將此舉作為雙方相互達成默契,相互調控匯率和外匯市場的手段。如果説原來在外匯市場上調控日元匯率只靠日本央行一家,現在則拉著中國央行和外管局,一起進行調控。同理,對於中國調控人民幣匯率,也可以拉上日本央行。從總的方向來看,應該説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彈性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放鬆,因此調控的力度、方式、形式也會進一步豐富。
而對於這種合作是否會起到示範作用,是否會繼續深化,梅新育指出,此舉首先會在東亞乃至亞洲地區起到非常強大的示範作用,它是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一大步,也是東亞金融合作邁出的一步,也是中國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所做的準備工作向前推進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