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銀行理財産品已經逐漸變為百姓防通脹最廣泛的金融工具,但原本百姓心中的這個“至寶”,卻也是最遭人詬病的。銀率網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銀行理財産品的銷售上,近三成投資者有過被誤導的經歷,甚至有銀行還存在強制搭售現象。
長期理財品稀缺
保險、基金充當替身
銀率網的統計數據,在銀行誤導現象中,保險被當成銀行理財産品銷售位居榜首,佔比達29.56%。其次是基金,佔比達20.13%。券商集合理財以及集合信託産品被當作銀行理財産品銷售並列第三,佔比均為8.18%。
“由於長期理財産品稀缺,銀行銷售人員利用投資者的長期投資需求,將銀保産品描述成為長期理財産品,進而形成誤導銷售。”銀率網分析,銀行選擇保險當替身,也是因為銀保産品與理財産品存在相似之處。如分紅型保險預期收益與理財産品預期收益有一定的相似性,銀行銷售人員利用這些相似特性在産品的描述上進行誤導。
而在現實中,不少投資者到銀行購買理財産品時,不仔細查看産品結構和具體説明的並不在少數。“如果問多了,銀行理財顧問就特別警惕。”一位剛剛購買了銀行理財産品的顧客向記者表示,這也導致她購買時並不敢多問。
最高分成1.5%
買理財強搭保險存款
此外,銀率網的調查數據還顯示,23.81%的受訪用戶在購買理財産品中遇到了強制搭售現象。而在強制搭售現象中排在首位的問題為購買理財産品搭售存款,其次是搭售保險。
高息攬儲已成銀行潛規則。銀率網認為,存貸比的考核指標是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産品時被強制要求存款的重要原因。而搭配保險,不僅可以為銀行以及業務人員帶來0.8%至1.5%的不菲利潤分成。據統計,銀行保險在銷售中,55%的客戶屬於非本意購買。
辦貸款先存款
違規收取貸款手續費
調查顯示,兩成客戶曾被要求“辦貸款先存款”。部分銀行在放貸前要求客戶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或辦理大額存款,如果貢獻度不夠,可能將面臨無限期等待的窘境。
銀率網的統計還顯示,23.81%的用戶繳納過“貸款受理手續費”。而根據相關規定,銀行在從事貸款業務的過程中,産生的業務費用應由銀行支付,這筆費用銀行已經從貸款利息收入中得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