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位市民從顯示深圳即時PM2.5監測數據的大屏幕前走過。深圳晚報記者 溫慶強 攝
深圳晚報訊 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PM2.5值監測數據昨起正式發佈,引起市民廣泛關注。一些市民在肯定這是環保事業進步的同時,更多是質疑監測數據的可信度。在騰訊網發起的一項主題為“公園測出來的PM2.5值,你信嗎?”的網絡調查中,截至昨天下午6時30分,有4272人選擇“不信”,53人選擇“相信”,31人選擇“難説”。
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二級評價標準,首日監測數據全部達標。昨天是監測數據發佈的第二天,到昨天下午5時30分止,數據甚至好過首日,全部達標,空氣質量全部為優。
從綜合反響情況來看,市民對PM2.5數據有疑問主要存在兩個方面:一是監測點是否有代表性,二是評價標準是否偏低。一位網友説,監測站建在天然的氧吧公園,能真正檢測出我們真實的城市環境嗎?“應該放在人多的地方,如東門、華強北、深南路。”“為什麼不設在清水河、南山電廠、 東門、華強北、富士康、比亞迪(002594)、 機場一帶?”許多市民在網上發言。
深圳新聞網評論員則認為,深圳設置監測點應學香港設在商業旺區和交通繁忙地段。深港同日公佈PM2.5,而香港的14個監測站,包括11個一般監測站,還有3個位於交通非常繁忙的路邊的監測站,包括銅鑼灣、中環、旺角這3個位於香港傳統商業旺區的監測站。
&&做過深圳灰霾調查的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黃曉峰表示,外界對監測點設置質疑是因為對PM2.5監測規範不夠了解,這樣設置是國際通行做法,不設在大馬路邊,是為了避開局地污染源,更加科學反映全市總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