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政協委員支招破解保障房“融資難”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8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我們應組織建立一個住房保障主力融資渠道———中國住房保障銀行,這個銀行可以吸儲,為保障房建設提供資金。國家可以考慮在營業稅、所得稅等方面給予扶持,使其能夠低成本放貸,並保持它的低成本和微利經營。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保障房低成本資金來源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專家委員會住房組成員張泓銘在7日舉行的“政協委員談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記者會上建議説。

  事實上,自2010年保障房建設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啟動後,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設和投入力度,如何破解資金瓶頸問題也隨之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今年初,兩部委相繼發文要求確保保障房資金不留缺口。

  其中,2月6日,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地方拓寬保障房資金來源渠道,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不留資金缺口。2月20日,發改委也下發通知表示,2012年中央將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籌措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為此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創新融資機制,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作用,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保障性住房及配套設施。

  在本次記者會上,如何破解保障房資金瓶頸問題是媒體記者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話題之一,委員們就此給出了具體建議。張泓銘委員説,由於廉租房、公租房的投資幾十年以後才可以回收,甚至長期無法回收,而且需要不斷追加投入,如管理、保養、維修、人工等費用,負擔很重,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目前銀行利息較高,公積金來源有限,政府財政資金也是有限的,缺乏主力的融資渠道。他建議成立中國住房保障銀行,以建立保障房的主力融資渠道。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在當日記者會上也表示,應該動員全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資本市場、民營投資者投資于保障房建設。他表示,投資者可以和地方政府共同持有保障房的産權,地方政府可以以未來出租保障房的收入來償還投資者。如此,保障房的融資難題就可以破解。

  記者了解到,本次兩會上,保障性住房建設、融資、管理等問題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出席本次記者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原董事長楊超今年兩會提交了一份《關於支持保險資金參與保障房建設的提案》,楊超委員在提案中指出,國家對保障房建設高度重視,制定了“十二五”期間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的宏大目標。然而,保障房建設在未來五年將面臨1.3萬億元至1.5萬億元資金缺口的挑戰,由於資金需求龐大,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希望機構資金能夠助保障房建設一臂之力。

  楊超表示,根據保監會《保險資金不動産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測算,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保險業資産總額6.01萬億元,理論上最多將有6000億元可用於不動産投資;同時,我國保險資金中有75%以上是壽險資金,其中逾70%是10年以上的中長期資金,這些特點都符合保障房建設資金規模大、週期長的要求。此外,保障房建設作為風險可控、長期穩定、擔保可靠的投資品種,也是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有效途徑,有助於降低保險資金運用對資本市場的依賴度,規避市場波動給保險資金運用帶來的風險。

  對於具體操作模式,楊超建議,保監會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儘快出臺保險資金參與保障房投資及管理的具體實施細則,進行政策引導,促進保險資金參與保障房建設的實質性運作;國家稅務總局減免保險資金參與保障房建設投資收益的營業稅(及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在記者會上,楊超委員呼籲加快“住房保障法”的立法工作。他在提案中明確提出,要明確保障房建設的總體思路和政府、居民以及包括保險機構在內的其他參與方各自應當承擔的責任,規範建設規劃、住房標準、分配方式、進退機制和運營管理,推動保障房建設進入法制軌道。

熱詞:

  • 融資難
  • 房資金
  • 支招
  • 融資平臺
  • 融資機制
  • 保險資金運用
  • 壽險資金
  • 機構資金
  • 投資者
  • 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