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中國改革再啟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7日 1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全國兩會如火如荼地在京召開。今年兩會適逢鄧小平南巡講話20週年,改革二字格外為社會各界所關注。《人民日報》此前推出“深化改革認識論”系列文章,疾呼“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也熱議改革,獻策改革。毫無疑問,進一步深化改革已經成為中央高層的共識。

  眾所週知,在國際經濟複雜背景下,今年兩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要對過去的經濟發展進行思考,還要著眼於今後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推動社會改革,實現穩中求進,成為今年社會關注的焦點。從整個改革歷程而言,中國改革已進入到深水區,過去摸著石頭過河可以,但摸著石頭過海已經不合適,頂層改革設計已經刻不容緩。

  可以看到,在過去30年的改革歷程當中,中國取得了系列進展:國家的經濟實力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貧困人口由原來的4000萬降到現在的一半,相關的醫療教育等各方面的保障都有了顯著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初步建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經濟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各種挑戰。正如有人所説的,現在是吃得好穿得好,安居樂業則不行。如何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成為今後中國改革的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當今中國正處於工業化進程當中,包括勞動力等成本的提升都在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最終走向更高層次的産業發展。但是我們從産業升級和轉型的角度而言,中國産業轉移帶來的是環境的持續污染。因此,在就業與經濟發展的權衡中,我們當前既要保證就業的穩定,同時還得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即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與之相對應的是,雖然去年不少省份都相應調低了GDP增速,但是這並不代表原有的增長模式有了新轉變。要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首先要調整我國官員的考核體系,不應僅以GDP為核心,而是要因時因地制宜以社會綜合發展水平來考量,這是很迫切的問題。(記者 周子勳)

熱詞:

  • 中國改革
  • 人民日報
  • GDP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深化改革
  • 認識論
  • 增速
  • 産業轉移
  • 熱議
  • 宏觀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