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保障房的建設要提高標準服務夾心層,建保障房不是一次性的開支,就像建地鐵一樣,應該讓保障房比地鐵更有價值,獲得更大回報。”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央行貨幣政策管理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了對保障房、打破企業壟斷、個人所得稅,以及資本市場改革等一系列當前中國敏感經濟問題的看法。
李稻葵認為,保障房建設是中國房地産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核心措施。保障房的建設應作為地方政府長期持有的資産來經營,是經營性資産,可以通過出租長期獲得收入。保障房的服務對象應該是“夾心層”,保障房不等於福利房,是給那些需要住房,又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即“夾心層”提供住房服務。
另外,保障房要獲取一部分收入是關鍵,如果能認識到這一步,其他問題迎刃而解。比如融資,既然是資産,就可以按資産的方式用保障房抵押借貸。同時,如果以“夾心層”為服務對象的話,保障房就不能太低標準,不能僅建一居的,不能只建公用衛生間的,因此標準要適當提高。標準高一點、裝修好一點,租金也會上漲。
此外,李稻葵還認為,讓民間資本直接進入鐵路、電信等壟斷行業很難,甚至不可能。經過調研看,反壟斷要從一個個具體的微型行業出發。比如説石油行業,其實石油是一個大行業,包括勘探、鑽井、運輸等各種服務。要把這些行業拆分,在每一步中拿出一部分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通過減法進行分解,否則阻力太大,很難實施。
李稻葵預計,今年對物價的預測是CPI在3%左右,甚至還會更低一點。但政府工作報告中把CPI定在4%的目標,高了一個百分點,這為進一步改革創造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