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進入2012年,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與並購活動日益增多。商務部最近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1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的35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3.76億美元,同比增長59.9%。
進軍國際市場是中國企業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爭取國際市場份額以及提升企業技術和國際影響力的必然舉措。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是中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企業日益壯大的標誌。
企業要成功地“走出去”,關鍵在於切實提高自身實力。
首先,要回歸質量、創新、成本這3大運營之本。沒有優質做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便成了無本之源。20世紀90年代,韓國現代因質量低於美國汽車行業平均水平達59%使經營陷入低谷。但當其將質量調整至高於行業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後,銷量在2008年至2011年間躍升至113萬輛,不但沒有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現代汽車還成為美國中産階級家庭的普遍選擇之一。
其次,要依託政策資源和“抱團”力量實現有組織的“走出去”。由於缺乏國際運營經驗,單一企業在不了解外部市場環境的情況下容易陷入困境。基於上述情況,國內已出現了諸如愛國者國際化聯盟等知名跨行業企業群體,這類跨行業聯盟團體通過統一授課、集體出國考察的方式,形成了相對成熟的企業間溝通、分享機制,彌補了單一企業在資訊和資源上的不足,不失為好的“走出去”途徑之一;企業家有組織地集體“走出去”,亦能引起目的地國家的充分重視,爭取到更多政策資源和優惠條件。
第三,要熟知西方國家的商業規則,構建全面的海外風險防範體系。“走出去”最快捷的方式是引進有海外任職經驗的人才,打破企業在商業及監管層面的資訊屏蔽。
第四,政府應在政策層面加強規劃指導,幫助企業有效規避風險。針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商務部已在發佈海外投資風險預警。同時也需建立更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協助企業抵禦未知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企業今後還將面臨如何打造國際化品牌、核心技術升級、實現有效本土化經營等諸多“功課”。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腳步還需更穩健一些。(李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