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美評出全球最美20家書店 “最美書店”因何而美?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8: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美國某知名網站評選出全球最美20家書店,這些書店很多都隱在深巷,成為周圍民眾落腳閱讀的好地方。位於北京的“老書蟲書吧”和“蒲蒲蘭繪本館”都入選其中。

  近年來,在互聯網和數字化浪潮的衝擊下,許多實體書店相繼關門停業,關於實體書店面臨諸多經營困局的討論也沒有停止過。值得深思的是,當多數人不再看好實體書店的前景時,“最美書店”卻沒有因為網絡書店和電子書的衝擊走向末路,而是成為城市中獨特的風景線。

  “最美書店”因何而美?面對困境的生存法則是什麼?也許其獨特的發展路徑能給實體書店的突圍帶來一些啟示。

  啟示之一:精準定位,挖掘獨特生存價值。“最美書店”之所以受讀者歡迎,原因很多,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面向特定人群,在圖書挑選方面有自己的鮮明特色,能夠吸引具有共同閱讀愛好以及文化認同的讀者。以“蒲蒲蘭”和“老書蟲”為例,前者目標讀者是兒童群體,專注于經營兒童繪本,在細分閱讀市場中深挖特色,尋求發展空間;後者則是北京最活躍的外文書店和圖書館,豐富的英文藏書和安靜的閱讀環境,吸引了大量的讀者。

  啟示之二:服務至上,將單純的售書擴展為文化資源的整合。對於實體書店來説,因缺少價格優勢,單純的售書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書店要生存就需加入更多個性化和差異化服務並把文化活動融入其中,將書店做成文化交流的場所和文化集散平臺。“蒲蒲蘭”就為顧客提供了一些個性化的特色服務,例如,“愛讀書的店員”能給小朋友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書店每個月在不同時間展開創意閱讀、親子手工等活動;很多兒童繪本和益智玩具都是公司自己設計出版的。

  啟示之三:以書為媒,實現人文與商業的平衡。實體書店走出生存窘境,自身經營模式創新很重要,沒有持續創新和文化內涵,僅靠簡單盲目的多元化,經不起市場檢驗。有不少實體書店為了生存開始縮減主業規模,騰出營業場所搞副業,如引進咖啡吧、麵包房或者文具店收租金,但簡單刻板的多元化又是以犧牲主業為代價,也會降低書店的競爭力。因此,如何利用多元化經營增強主業的實力,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實體書店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具有文化標誌的意義,對營造城市的文化氛圍,提升市民文化素養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實體書店正在經歷漫長的轉型陣痛,實現突圍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人們期待著實體書店的華麗轉身,也希望看到一個書香社會。

熱詞:

  • 最美書店
  • 閱讀環境
  • 深巷
  • 電子書
  • 書蟲
  • 網絡書店
  • 發展路徑
  • 文化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