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懸殊的GDP最讓人擔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15: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今日,《新京報》發表了《北京人均GDP接近富裕 百姓實際感受存差異》,文章援引了一組對比數據:中國2011年全年國內生産總值(GDP)471564億元,比上年增長9.2%。以去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4735萬人計算,人均GDP約為35000元。北京市的數據顯示,按常住人口算,去年全市人均GDP達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這一數據被認為已達到中上等國家水平,接近富裕國家。

  北京市政府一直是把自己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數據當作政績賣點和宣傳點來做的,這與各地爭先恐後曬GDP增長率的做法一致。不過筆者卻對各地懸殊的GDP越來越擔心,特別是在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地域間GDP差距的持續拉大必然帶來新一輪的社會不公現象,進而引發諸多社會問題。

  我們環顧全國各地的GDP,特別是人均GDP增長數據會發現,雖然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人均GDP差距很大,但他們的增長速度卻差不多,甚至上海、北京這樣本來就很高的地區增長率比黑龍江、甘肅等地還快。由此帶來的問題是,雙方本已存在的巨大經濟差距將會被持續拉大。

  而單純GDP差距尚好,但人均GDP卻不得不讓人憂心。儘管報道中專家聲稱大量財富的增長主要體現在非居民福利方面,老百姓實際收入和福利少,人均GDP很高,但百姓的實際感受有差異。但實際上其所説的在GDP中佔據大量比例的政府基建投資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群眾的基礎性福利之一。所以不容否認的是,北京、上海等人均GDP增長高的地區相對於落後地區而言,其群眾福利的增長也是要遠遠高於那些地區的。

  並且我們還可以將這種人均GDP增長懸殊的差距理解為政府不僅沒有幫落後地區一把,反倒有助富厭貧之嫌。而一種近似于“大魚吃小魚”的效應也在國內迅速蔓延開來:發達地區不僅有更好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其吸引投資能力要遠遠高於落後地區,同時發達地區一直在吸收落後地區的先進人才,造成落後地區沒資金、沒人才、沒條件的現狀。這種效應直接反映在數據上,就是北京人均GDP足足高出全國人均水平2倍多。

  如果地域之間人均GDP的差距不斷擴大,那麼可以預見,人口的流動會進一步增加,落後地區的人才流失會越發的嚴重。而現實存在的流動人口在居住地的付出和獲得不對等現象,在戶籍地和居住地人均GDP差距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會更加突出,他們已經回不去了,徹底的成為了當地人福利提高的勞動工具,經濟發達的各地政府也越來越有卸磨殺驢的意思,因此地域矛盾,特別是流動人口與本地人口的矛盾會更加尖銳。文化的衝突也會隨之變得突出,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落後和發展緩慢問題得不到解決,城市和鄉村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遲早會釀成惡果。

  所以,在越來越懸殊的人均GDP背後,在北京炫耀自己光鮮的同時,筆者竊以為我們應該到了讓利期。必須要主動的實現東部向西部讓利,城市向農村讓利,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讓利,富裕階層向貧困階層讓利。否則,以北京、上海、廣東這樣的子彈頭車頭,帶著西部省份一幹破皮車廂向前狂奔,怎麼可能會不出問題。

  王亞煌 中國經營網專欄作者

熱詞:

  • 人均GDP
  • GDP增長率
  • 新京報
  • 國內生産總值
  • 經濟差距
  • 車頭
  • 勞動工具
  • 戶籍地
  • 非居民
  • 落後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