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炒 有些交易所對藝術品實行份額化交易,俗稱“藝術品股票”,投資人既沒有分紅也拿不到實物,只能期待二級市場的價格上漲,是純粹的資本遊戲。“藝術品股票”往往一上市便遭遇價格的大起大落。 人民圖片
圖為近日,獲得20萬元小微貸款的新餘某藝術玻璃企業業主丁軍民在搬運藝術玻璃製品。 宋振平攝(新華社發)
強調發展實體經濟不是弱化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應緊貼實體經濟發展需要,避免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
虛擬經濟“虛”不得(經濟熱點 實體經濟是根基④)
本報記者 許志峰
小微企業貸款雖然單筆金額不大,但民生意義卻不小。江西新餘農商銀行2011年起在全省率先推出小微貸款業務,至今已累計發放小微貸款1.3億元,支持小微客戶734戶。
1 虛擬經濟不能“走”偏鋒
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發展,會助推資産泡沫形成,加速實體産業空心化
炒風漸盛,是近年來我國經濟領域值得警惕的現象。隨著樓市價格出現快速上漲,不僅很多個人投資者參與炒房,企業也開始將資金從主業抽出,投入到房地産,捂地捂樓,坐等漲價。不僅如此,還有資金投入了各種商品的炒作當中,一度出現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等,都是虛擬經濟開始膨脹的徵兆。而陸續出現的企業資金鏈斷裂案例,也有不少與脫實向虛、涉足投機領域有關。
伴隨著社會資本炒作熱情的高漲,各類交易所也“遍地開花”。據統計,散落于全國各地的交易所一度超過300家,交易品種更是超過數百種,不僅包括稀貴金屬、藝術品、金融資産、股權、碳排放權,還包括農副産品、醫藥産品,更有甚者,將國畫、大蒜、藥品、人參果、紅辣椒、絲綢等變成了交易所的交易標的。這其中,尤受關注的就是文化藝術品的交易,有些交易所對藝術品實行的份額化交易,俗稱“藝術品股票”,一上市便遭遇價格的大起大落。
一面是各類資金無處可投、四處出擊,另一面則是小型微型企業長期以來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北京君正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中央處理器(CPU)研製的企業,公司董事長劉強回憶起創業過程中的融資經歷時,感受尤其深刻。他告訴記者,當初成立的北京君正只有幾百萬元資金,這還是他們幾個創業者四處籌集到的極限。集成電路設計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區區幾百萬資金就想做,這在大家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君正的前景並不被看好,想要獲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更是難上加難。在最初融資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對方一聽君正要做的是國産CPU,立刻就打消了繼續談下去的念頭。
此外,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的高利潤,是否會對實體經濟形成“擠壓”,也引起人們的關注。數據顯示,2011年銀行業的凈利潤超過1萬億元,在製造業等發展步伐放緩的情況下,銀行利潤繼續高歌猛進。銀行處於整個經濟鏈條的中間環節,其收入構成實體經濟、實體企業的成本。如果社會整體融資成本過高,不可避免會侵蝕其他産業的發展基礎。
虛擬經濟是把“雙刃劍”。以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基礎,適度的虛擬經濟就能在資金融通、信息傳遞、市場定價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從而有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相反,如果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就有可能變成泡沫經濟。
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發展,會助推資産泡沫形成,引發資源錯配,造成經濟體系相對價格關係混亂,進而加速實體産業空心化。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説,要防止金融業由於創新過度而劍走偏鋒、脫離實體經濟自彈自唱。這是從國際金融危機中得到的教訓,也是我國今後在進行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時應該注意的方向。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2008年下半年開始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帶給我們深刻反思。危機的發生並非由實體經濟所引發,而是由於金融業的過度杠桿化、過度衍生、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自我膨脹,崩塌之後拖累了實體經濟。而一些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北歐國家等,不僅經濟總體平穩,銀行體系也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在危機中獨善其身。
2 虛擬經濟需要“實”發展
尤其是農村金融、小微企業、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領域,更需要金融支持
百業興,方能金融興。只有緊貼實體經濟,金融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尤其是農村金融服務、小型微型企業等薄弱環節,和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自主創新等重點領域,更需要金融提供優質服務。
劉強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打拼,北京君正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然而,資金依然是困擾企業的主要問題之一。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中國集成電路産業處於弱勢地位,無論從公司規模還是資金實力上,國內的公司還太弱小。同時,近年來産業競爭格局出現巨大變化,産品性能的競爭也越來越成為工藝的競爭。而先進的工藝,動輒上百萬美元。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可能很快就會落後。2011年在國內創業板的上市,為君正的進一步發展注入強勁驅動力。上市後,君正加大了研發投入,在先進工藝的採用上,也在逐漸縮短與國內外公司的差距,同時在規模擴大、人員招聘、規範化運作等各個方面,都取得明顯進展。
創業板的設立,是我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大舉措。雖然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創業板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但它對中小企業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最近兩年,創業投資行業蓬勃發展,創業投資資金爆髮式增長,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股權資本,支持了創新型企業、成長型創業企業的發展,吸收了大量社會資本快速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創業投資興起以前,是企業跑銀行、跑政府部門尋求支持,現在是創投資金在全國各個角落尋找投資項目。而且,在共同利益驅動下,銀行、創投機構、保薦機構、信用擔保機構共同建立了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聯盟,還有一些銀行推出融合了信貸服務和股權投資服務的業務。以資本市場為紐帶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雖然對虛擬經濟範疇的界定,還存在不同觀點,但虛擬經濟應當實現“實”發展,卻沒有疑義。魯政委認為,在一般意義上,“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概念相對應。虛不虛,要視市場的具體狀況而定:如果股市脫離企業基本面和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暴漲暴跌,沒有能夠體現“晴雨錶”的功能,就是過度膨脹。相反,如果股市起到了便利企業融資、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鼓勵創新的作用,就是在切實服務於實體經濟。
作為目前社會融資的主渠道,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也應有更大作為。近幾年,相對於實體經濟旺盛的融資需求,信貸資源一直緊張。專家建議,在信貸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銀行業的信貸投向應該突出主題,圍繞國家戰略規劃,對經濟社會的重點領域給予重點支持;抓住實體經濟融資鏈條中的薄弱環節,對小微企業和“三農”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在銀企關係中,銀行也應著眼長遠,解決不合理收費和附加貸款條件等問題,緩解企業貸款成本過高的狀況,在促進企業發展中為自身創造長遠發展空間。
3 虛擬經濟應當“穩”創新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推進金融制度、模式和産品的創新,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專家認為,對於虛擬經濟,也需要具體分析。在防止以錢炒錢、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等問題的同時,也應看到,我國虛擬經濟的發展在很多方面滯後,深度和廣度都比較有限。尤其與實體經濟聯絡最密切的基礎性産品,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等,其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發揮。圍繞實體經濟發展的合理需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推進金融制度、模式和産品的創新,才能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近期受到熱議的高收益債券,就有望為中小企業開闢一條新融資渠道。高收益債券通常由信用等級較低或盈利記錄較差的公司發行,利息比較高,但投資風險也高於投資其他債券。對於那些中小企業而言,高收益債券門檻低,限制條件少,是更符合其特點的融資工具。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高收益債券能夠填補國內債券空白,中小企業多了一個融資手段,券商和評級機構多了一個創新品種,還將間接擠壓民間借貸的市場份額。
我國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形成的凈儲蓄絕對額也名列前茅,但是國內不少産業和地區資金短缺。缺少足夠的對接機制,是造成這份“尷尬”的主要原因。只有通過金融創新,推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融資方式的多樣化,才能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領域。例如,發展股本融資和産業基金可以強化對經濟主體的約束機制,為機構和富裕居民開闢新的投資渠道;債券融資也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是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在我國發展卻還非常滯後。
商品期貨近年來在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自身也獲得了快速發展。但從總體上看,仍然存在創新不足、金融工具少、定價能力弱、在國際價格體系中缺乏話語權等問題,尤其是我國作為消費大國的原油等,依然沒有相應的期貨品種。合理利用期貨與金融衍生品市場,是增強我國實體經濟和金融行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選擇。
在銀行如何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方面,郭田勇認為,有兩點很關鍵,一方面,應打破國有商業銀行及大型銀行的相對壟斷局面,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進一步開放市場。另一方面,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這二者應該是並行的關係。假如利率沒有市場化,只是把金融機構、銀行的準入門檻大幅度降低,高利率會吸引大量社會資金進入,這也會出問題。如果僅僅是利率市場化了,但金融準入門檻沒有降,則可能因為整個行業的相對壟斷狀態,貸款利率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