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CNTV名家專欄 >

陳志武: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應積極推動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經貿》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上午9點05分,陳志武並沒有如預期般出現在事先安排進行媒體群訪的休息室裏。兩三分鐘後,有記者在酒店大堂發現了他。下一秒,他便被蜂擁而上的錄音筆和相機“簇擁”著往採訪地點快步走去。

  歲末年初,這位眼下正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成為了各大高端論壇的常客。“2011沃特金融峰會”只是他的其中一站。沒有助手隨行,亦無任何架子,面對各方記者的提問,他的回答顯得直接而正面。

  和大多數60後一樣,1962年出生於湖南茶陵縣一個農民家庭的陳志武在其年少時代更多地是感受到了那個年代特有的貧窮和動蕩。以致于後來在學習現代金融學時,他還常常感嘆,如果能把現在收入的一部分變現到那個時候去花,人生的幸福度或許會被提升很多。

  1979年,考上了大學的陳志武第一次離開茶陵縣老家,前往他眼中的“大城市”,長沙。大學四年,陳志武除了繼續鑽研數學,還每天堅持看《中國日報》、聽美國之音,直到畢業,使用英語已經不像其他同學一樣需要先在大腦裏譯成中文才能領會。

  隨後,陳志武進入國防科大讀研,結識了曾經志同道合、如今已是重慶模式鼓吹者的崔之元。受崔之元的影響,陳志武開始更多地對社會科學産生興趣,希望“用數理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民主和政治問題”。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一股出國留學風潮在全國掀起,留校任教的陳志武也嘗試申請前往美國耶魯大學留學。因為崔之元的建議,當時連金融一詞到底是什麼含義都沒搞清楚的陳志武還是選擇了這一學科——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選擇為他未來人生的重大改變埋下了伏筆。

  四個月後,陳志武收到錄取通知書,動身飛赴大洋彼岸,重啟求學生涯。

  在耶魯,陳志武從零開始接觸學習西方經濟學及金融學知識,在國內主攻理工科的經歷成為他極為紮實的學習工具。而他也逐漸在留美生活的諸多細節中,開始隱隱感覺到未來自己將會對學術研究進行什麼樣的路徑選擇——陳志武自覺一生隨機自由,並沒有太多強加的所謂人生計劃,無論學術、工作還是生活,多數時候都是感興趣了就摸索下去,再逐步進行調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日後成為自由市場派學者與其成長、生活經歷不無關聯。事實上,這樣的自由選擇在早期也曾直接導致陳志武對學術、經濟、文化問題的興趣點、研究角度與那些早早便介入國內政策圈子的同齡人的明顯不同;而即使是在留美的中國學生圈子裏,陳志武多數時候也僅僅埋頭于純學術研究,對於一些留學生自發組織的研究學會等活動甚少參與,也極少關注國內的經濟、政策問題。

  上世紀90年代,陳志武在耶魯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又先後在兩所大學任教,1997年晉陞為金融學副教授,兩年之後,晉陞為金融學教授並回到耶魯擔任終身教職。

  此後,他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地在《金融經濟學》等美國主流學報上發表,《人口老齡化和資本市場》、《為基礎的資産定價》兩篇論文的獲獎更使其在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金融經濟學圈子裏被越來越多人所熟識。

  與此同時,200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陳志武開始關注上海法人股拍賣的現象,隨後更以此為數據進行了一般性經濟金融學問題研究,發表了在國內外經濟學和融學界引起較大影響的論文《非流動性股折價研究——來自中國的證據》。同年,他還在《新財富》開設專欄,介紹美國證券法案,監管規則、法律以及訴訟案例、內幕交易,給業界提供參考樣本。那一年,也正是國內資本市場的轉折節點。

  事實上,作為一個以興趣為主要研究動力的金融學者,陳志武正越來越多地將精力投向對國內經濟問題的關注。

  但和對於進入“體制”多少有所期待的經濟學人不同,陳志武總是清醒而刻意地儘量拉開自己與“體制”的距離,因而時常被媒體以“局外人”形容。他甚至在自己的學術研究上堅持“不根據別人的興趣和要求來決定自己的研究”的原則——這意味著他從來不接受政府部門的項目課題。

  “中國經濟在明年乃至短期之內硬著陸概率非常低,但另一方面來説,長期硬著陸概率非常高,而民營經濟未來幾個月可能面臨的越來越艱難的生存環境及歐洲債務危機等因素都會對中國經濟帶來較大的挑戰。放鬆宏觀調控尤其是貨幣政策等舉措在明年暑假前後難以避免。”陳志武在主題為“2012,終點還是起點——中國經濟展望”的沃特金融峰會首場對話環節上這樣預測。

  而在台下,只要時間允許,陳志武願意談的其實更多。在短短四十分鐘的媒體群訪過程中,他的表述中始終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需要積極推動。

  資本待疏導

  “尤其是在過去一年,隨著貨幣政策越來越緊,加之國內的整個環境偏向國進民退,因而並不利於民營經濟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民營企業的生存愈加困難。”談起對時下民營經濟、民營資本發展問題的看法,陳志武這樣回答,“由於向金融機構融資太難,民企只能向民間高利貸尋求資金來源,導致民間高利貸狂熱,更多的資金涌向放貸而非實業投資,高昂的利率最終又將大批民企拖死。”

  瘋狂的民間借貸與民企倒閉潮至今看來仍讓人心有餘悸。而民間借貸過度膨脹的背後,不僅是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狹窄、生存空間逼仄,還是投資機會的匱乏。金融危機以來,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仍以溫州為例,大批民間資金在因政府調控撤離樓市、股市、礦産等投資渠道後,迅速在當地形成了規模高達上千億元的民間借貸市場——過高的融資成本加速企業、資金從實體經濟的抽逃速度。

  “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其實並不困難,但關鍵在於管理層的立場及政策導向。如果一方面在貨幣政策上進行調整,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又保持利息基本不變或者是上調一點,對民營經濟相對有利。這可以對民營企業獲取更多資金支持産生正面影響,而非僅有通過高利貸解決資金問題這一條出路。”陳志武説。“如果貨幣政策和民營經濟的生存環境都能夠有所改變,那麼更多的民間資本也自然會回流實業,而非繼續一味追求高息的民間借貸。”

  陳志武隨後又進一步分析指出,如果央行上調利率,融資成本上升,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國企和地方政府“借錢”的衝動收斂,但對於民企而言,卻是有更多機會從正規的金融機構獲得資金,儘管利息相對高一點,支付的融資成本實際上遠比民間借貸市場、地下錢莊的要低得多。

  此外,陳志武針對民間資本的出路也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以目前房地産現象為例,之所以採取那麼剛性的宏觀調控手段、政府的政策選擇被擠到這樣的角落,有相當一部分的原因在於民間資本缺乏投資渠道——在境外投資、民營企業生存等等方面都受到諸多限制的時候,直接、間接地把導致除銀行之外的大多數資金涌進了房地産市場,造成不對房地産市場進行更多剛性限制的話,泡沫就會越來越大,最後甚至會變成中國經濟出現危機的最可怕的地雷。”

  “而如果要為民間資本尋找出路,境外投資是一個值得重點考慮的渠道。”陳志武對《大經貿》記者説。他表示,雖然在金融危機衝擊、經濟環境普遍不景氣的背景下,加之部分QD産品自身設計存在問題,造成現在一提起境外投資,人們想到的就是虧損;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依然有部分類似對衝基金這樣的境外投資産品是能夠幫助個人、機構投資者獲取收益的。因而,陳志武建議監管部門在對待QD産品的準入方面應該持有更開放的態度,讓個人、機構投資者進行自己的選擇,而非根據監管者的判斷來決定。“畢竟,不同的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投資目的都是很不一樣的。”

  中概股危機應引國內資本市場反思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1年11月,已有多達42家中國概念股公司被勒令停牌或退市,其中,有28家被勒令退市,1家因破産退市,6家因股價問題被停牌至今,其餘7家完成私有化退市或推到場外市場交易。

  加之分眾傳媒此前再度被渾水做空,國內關於“中概股陰謀論”的説法迭出。

  但在陳志武看來,這樣的説法並不成立。

  “這是市場的行為,並不存在陰謀論。”他説,“我們首先不要去指責渾水公司這樣的機構或者是華爾街的分析師是在給中國公司找麻煩,如果中國公司沒有作假,別人也挑不出毛病。相反的,為什麼那麼多的中國公司被挑刺,而且可以被挑出那麼多的毛病才是更值得關注、反思的問題。”

  “畢竟,無論是在A股、創業板上市還是在美國上市,這些年,做假帳的現象在中國的企業當中非常普遍。在國內A股市場上,對此並沒有追查得很嚴,人們對這樣的現象也見慣不怪。但隨著過去十幾年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之後,美國當地相當部分的個人、機構投資者也的確購買了不少中國公司的股票,像渾水這樣的研究機構對一些中國公司展開調查的時機,其實已經到了。”陳志武表示,“雖然在短期來看,的確會對中概股産生較大衝擊,導致一些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夢想受阻不少,但從長遠來看,卻是非常健康的,為中國企業以後更好的上市打下更好的基礎。”

  由於近年更多涉足中國資本市場,且在多家中國概念股公司中擔任獨立董事,陳志武對於國內資本市場及公司企業的弊病多有了解。在他看來,引起中概股在海外遭遇危機的根本原因,還是中國資本市場多年來發展“不健康”所致。

  “比如,有些地方政府配合本地公司包裝,稱之為‘上市輔導期’。實際上,輔導過程中,公司在官方帶領下明目張膽地進行一些包裝、操縱,目標就是欺騙公眾投資者——把原本並不怎麼樣的公司包裝得漂亮點,以圖賣個好價格——基本上沒有人會去思考這種行為的蔓延到最後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陳志武在2001年之後,他就曾多次撰文分析中國操縱股票價格、中國公司操縱財務的普遍現象。“像這樣僅僅將資本市場當作‘騙錢’的平臺,那麼眼前的局面自然不可避免。”

  陳志武所説的“眼前局面”,所指正是在資金流動性過剩、熱錢無處可去的情況下,股票依然大跌的狀況。“2011年資金流動那麼高,前幾個月通貨膨脹也那麼高,按照常理,錢沒地方去的話應該會流入股市。但現在的結果是一方面流動性過剩,另一方面股票價格卻繼續下跌。”究其原因,陳志武認為,這是股民多年被套,對資本市場喪失信心造成的。“股民現在不願意玩了。”他説。

  而關鍵的一點還在於,國內資本市場多年來的機制不健全,造成國內普遍對國際資本市場規則的不理解與不適應,這反過來又影響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繼續培育與良性發展。

  “一個正常的資本市場,股票投資的根本吸引力本應在於公司有良好的增長前景,而且公司應該有上市、不上市、上市之後私有化下市的多種選擇。但在國內的A股市場,過去這麼多年,只有上沒有下,造成無論是水泥公司也好、高科技公司也好,大家都去發行股票。而無論是成長型的還是非成長型的,股民也是見股就買,又造成國內公司只要有上市機會絕不放過,這也是不健康的。”

熱詞:

  • 陳志武
  • 中國資本市場
  • 改革
  • 積極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