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揭秘後三鹿時期乳企生存"潛規則"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三鹿的“死”並未讓中國乳業走向繁榮之路。

  尚未恢複元氣的中國乳業市場依然問題不斷,而對於一些列問題“默認”一詞很可怕的詮釋了“潛規則”的力量。

  “後三鹿“時期後遺症

  2010年上海熊貓乳業公司引發的三聚氰胺超標事件余波未平,三聚氰胺再次肆虐市場:隨後,陜西渭南樂康乳業、陜西金橋乳粉、山東“綠賽爾”純牛奶等企業又相繼出現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奶糖、麵包、冰激淩等製品。

  據當時官方信息顯示,這批毒奶粉為2008年三鹿事件之後的殘留奶源,涉案的多是二三線城市的中小企業。2010年2月9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高調亮相,宣佈全力打擊毒奶粉。

  這些當年宣稱被銷毀的毒奶粉為何又幽靈重現?它在怎樣的利益鏈條上流動、乃至捲土重來?

  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告訴記者,2008年三鹿事件後政府相關部門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對問題企業的處理和受害者賠償上面,但並未對那些召回的毒奶粉進行統一監管,而是交由企業自己處理。“第二輪(三聚氰胺奶製品)危機就是當時2008年三鹿事件的後遺症。”

  新國標之爭

  2011年,乳業新國標再掀波瀾,關於新國標是否被“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標準”的爭論引爆中國乳業新國標的又一口水大戰。

  “三聚氰胺事件”之後,重新制訂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成為共識。2008年12月,衛生部&&,會同農業部、國家標準委、工信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藥監局以及中國疾控中心、輕工業聯合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奶業協會等單位,成立了協調小組,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整合完善。

  在奶業內部研討會上,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介紹,過去中國的牛奶質量標準在世界範圍就不算高,如今中國牛奶質量標準,其中的細菌總數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萬個,而蛋白質含量每百克降低了0.15克。

  另外,據行業專家爆料,乳品新國標初稿由蒙牛等幾大乳企起草。此言一齣,立即引來了廣泛關注。此外,王丁棉還指出中國現有的奶業標準全球最低,這主要是因為被個別大企業綁架。而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丁木德則認為,制定牛奶質量標準要從國情出發。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此次乳品新標準制訂過程中,一些參與專家稱,“內部待議稿上顯示,巴氏奶標準初稿的起草單位是蒙牛乳業集團,生鮮乳標準由伊利集團起草,酸奶標準則由光明集團起草”。

  而此案例中各別乳企對新國標的“綁架”猶如幕後黑手不斷牽扯。

  監管亟待完善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認為,目前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是各種因素綜合所致,如標準不完善、監管缺失和滯後、多頭管理體系、懲罰力度不足、為牟取暴利食品廠商違法生産、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安全衛生意識薄弱等等。

  梁銘宣還認為,我國食品標準仍然存在各種問題。一、標準之間不統一、存在交叉、重復和矛盾等問題,影響了食品的生産及市場監管;二、部分領域存在標準空白,導致生産者和檢驗機構均無標準可依;三、食品從業者標準意識薄弱,監管力度低,執行情況較差。

  邱寶昌律師認為,食品安全標準容不得討價還價。標準的制定過程應公開透明,應該讓科研院所、專家、消費者廣泛參與,充分聽取其意見建議,弱化大企業的聲音。

熱詞:

  • 毒奶粉
  • 潛規則
  • 三鹿
  • 新國標
  • 三聚氰胺
  • 2008年
  • 奶業
  • 綠賽爾
  • 2010年
  • 超標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