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進入2月,儘管新股發行節奏未能減緩,但新股估值出現了顯著下降。
據報資訊統計,2月份前半月兩市共有10隻新股發行,平均發行市盈率為32.54倍,相比1月份的33.7倍繼續有所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除去華錄百納這一“畸高”品種(發行市盈率為82.46倍),2月至今的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已降至26.99倍,接近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來的最低水平。
有分析人士認為,2月新股估值偏低與大盤股數量較多有關。數據顯示,2月以來發行的10隻新股中,包括了中國交建、東風股份、環旭電子、吉視傳媒等4隻滬市主板品種,主板新股佔比之高為近來少見。不過,雖然較多的主板新股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2月新股發行估值,但新股整體市盈率的下降趨勢仍然明顯。
歷史數據顯示,從月度平均水平看,2月至今32.54倍的新股發行市盈率為近4個月的最低,且最近三個月呈現持續下降走勢:去年12月份平均為36.91倍,相比去年11月份的42.6倍下降13.36%;今年1月份平均為33.7倍,環比繼續下降8.7%。
我們還注意到,在新股市盈率持續下降的同時,新股的發行價格近來也有不小幅度的回落。統計顯示,2月前10隻新股的平均發行價為14.78元/股,相比1月份的18.92元/股下降幅度超過兩成。如果去除掉華錄百納,其他新股的平均發行價格僅為11.42元/股,為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來的最低水平。
“雖然發行價格受很多因素影響,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時間新股‘三高’問題中的‘兩高’都有很大程度的緩解,市場估值體系趨於理性。”某券商分析師指出。
而實際上,與其説新股估值趨於理性,不如説新股價格制定者趨於理性。記者了解發現,最近一段時間機構在新股詢價過程中的報價也是越來越謹慎。
“一方面是市場不好,在對公司基本面沒有足夠的了解下,大家都傾向於按照企業的凈資本去給予估值;另一方面是最近有關新股改革的傳言較多,這也引起了大家的謹慎態度。”某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證監會之前披露了再審企業名單,大家看到有那麼多的企業在排隊,也會在報價上採取更為保守的態度。”
此外,雖然近兩個月二級市場處於一個回暖的環境中,但新股上市首日表現卻無明顯改觀。統計顯示,最近上市的5隻新股中,海思科與江南嘉捷仍然首日破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級市場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