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十四評發展實體經濟:終結銀行暴利七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7日 1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企業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長此以往,牟取暴利的銀行業,不僅難以成為中國經濟的堅實後盾,反而成為中國實體經濟的抽血機,將企業的血液殘酷地榨取。

  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窘迫的企業生存狀態,已容不得我們遲疑與退卻。時至今日,銀行業的畸形發展,已經嚴重威脅到實體經濟的發展,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如何以有效的對策,遏制銀行暴利現象,確保國民經濟穩中增長,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以單邊加息降低利差

  對於當下經濟形勢來説,採取存款單邊加息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措施,是在短時間內終結銀行暴利的一種有效途徑。

  採取單邊加息的措施,就是在貸款利率不動的情況下,提高銀行的存款基準利率。2011年前三個季度,我國16家上市銀行,凈利差收入高達1.2萬億元,佔營業總收入的80%。高利差已成為當前銀行暴利的最主要來源。在貸款利率保持不動的前提下,單邊加息,就能有效減少銀行由於利差導致的收入過高和利潤過高。例如,如若將現有利差縮小0.5%至1%,銀行盈利就將減少三四千億元。這將會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目。

  利率要提高到多少才合理?2011年全年CPI同比增幅達5.4%。目前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3.5%,這也意味著2011年在銀行存入1萬元,不但沒有正收益,反而虧掉190元。銀行的存款利率應該高於通貨膨脹率,至少不低於通貨膨脹率。惟其如此,儲戶存款才能保值。這一措施,亦有利於企業存款收入的增加。

  除了存款單邊加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符合目前的宏觀大環境。央行下調準備金率後,銀行的流動性就會大為增加。資金運用就會成為主要壓力,那麼銀行的相應議價能力也會隨之有所下降。這樣一來,中小企業的借貸環境,亦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以利率市場化打破壟斷

  當前,非市場化利率給中國經濟所帶來的弊端正日益凸顯。

  如若利率市場化,便能夠有效打破當前銀行的壟斷地位。銀行之間為了吸納更多存款,勢必展開競爭,提高存款利率便是競爭的主要手段。對於一些中小銀行來説,經營相對靈活,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就使得他們可以在提高存款利率來吸納存款的同時,又可以降低貸款利率爭取更多客戶。而貸款利率的降低,反之又能夠直接降低借貸企業的融資成本,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有利於補償中小企業貸款相對較高的風險和成本,鼓勵金融機構增大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長此以往,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便可以獲得有效的解決。

  因此,對於當下中國來説,利率市場化已是迫在眉睫。這不僅是打破銀行壟斷、終結銀行暴利的需要,亦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只有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銀行等金融機構才能把資金配置到最需要、效益最好、最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上來,而只有通過利率市場化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

  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目前的金融體制改革,利率市場化是大方向,亦是對於我國的一大考驗。完全的利率市場化,需要一段過程。但是已不能按兵不動了。

  以中小企業特殊政策

  扶持實體

  金融機構加大融資扶持力度,已成為“寒冬”中苦熬的中小企業的普遍呼聲。

  在實體經濟空心化的今天,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資金鏈是企業當前遭遇的最大困難,對中小企業來説,一定程度上是成也融資,敗也融資。多少中小企業命懸一線,面臨崩盤,而此時的中國銀行(601988)業卻仍然在以提高貸款利率為手段,獲取暴利。

  加大中小企業的扶植力度迫在眉睫。這個政策,首先是國家的宏觀層次要鼓勵並約束銀行業向中小企業傾斜,其次是銀行的政策,包括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的信貸行業投向、完善對中小企業的票據授信支持、加快推廣商業承兌匯票的普及等都是加大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可行之策。然而最重要的,還是降低中小企業的借貸門檻,為其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以調整虛擬經濟速度

  統籌發展

  控制信貸發放規模和速度。一方面信貸投放要注重質的提升,加大對優質行業和戰略新興産業的投入,嚴控“兩高一剩”和落後産能行業的授信,控制信貸規模;另一方面要控制信貸速度,銀行缺錢的根本原因是銀行本身放貸過猛,銀行信貸增長過快,這樣導致存款跟不上貸款,從而在貸存比約束下吃緊。誠然,銀行放貸才能盈利,但銀行不能只強調自己的微觀利益,微觀利益應當主動服從宏觀經濟的需要,應積極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嚴格控制信貸發放規模和速度。

  要明確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適應度,明確銀行業利潤的增長度,對於這兩個“度”的把握上,形成明確的指標體系。注意對虛擬經濟的擴張程度加以控制,依賴政府的宏觀調控,通過制訂相應的貨幣政策協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係,引導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回歸。

  以加大對銀行徵稅削利

  國家應該加強對於銀行業的稅收監管,提高銀行業的稅率,對銀行業的暴利進行徵稅。銀行暴利的主要來源是較高的存貸款利差,由利差所帶來的利潤佔據了銀行總營收的百分之七八十。而存貸款利差為國家所定。因此可以説,銀行業的利潤,不是由於自身的勞動所得,不是創新所得,而是坐地生財,靠著央行定的利差賺取暴利。對銀行的徵稅可以採取對中小企業支持幅度頂稅辦法進行退稅,把實際的好處轉讓給中小企業。

  以加大監管力度

  建設金融秩序

  由於虛擬經濟自産生之日起就蘊涵著內在的不穩定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網絡化電子化手段加強,使得金融交易市場呈現出較強的多變性,特別當金融擴張超過了經濟貿易的增長速度時,以資金融通和投機牟利為目的的資本運動使經濟中的泡沫成分增加,若沒有完善的監管體系,必然影響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應加強對銀行資本充足率、資産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監督,建立公眾監督、輿論監督機制。同時要規範證券市場的操作,加強對國際遊資的管理,監控金融衍生工具的虛擬和投機。

  今年,由於貨幣政策不斷緊縮,流動性不足,銀行紛紛在表外資産方面大動腦筋,通過各種方式將表內資産轉移至表外。雖然監管機構針對這一現象做了一些懲罰措施,但銀行仍然置之不顧,大打擦邊球。因此,監管層的監管還需要進一步地強化。監管力度的強化,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銀行降低高風險、高盈利的動力。

  以經濟社會雙效益考核

  樹立銀行新形象

  銀行不僅要追求經濟指標,也要兼顧經濟責任。中國的銀行業主要還是國有的,還承擔著回饋社會、反哺民眾的責任。面對物價因素造成的居民收入不斷縮水,居民的存款不斷貶值,一些國字頭企業、一些壟斷行業卻依靠壟斷、依靠政策獲取高額利潤,其領導班子拿著讓百姓只有仰望的高薪,其員工也拿著超出社會平均收入幾倍、幾十倍的收入,總讓人感覺到這是一種“損不足以補有餘”的怪象。國家銀行與一般企業不同,如果只重贏利,不履行社會責任,就喪失了享有壟斷資源的法理基礎。像國資委對央企一樣,改革考核機制,取消單純經濟考核獎勵辦法,調整經濟社會雙效益考核的激勵機制,不得將存款考核指標與職工個人挂鉤,加強對違規攬存行為的查處。

  在實體經濟的清冷寒冬,銀行業的一舉一動,關係著中國千千萬萬家企業的生死存亡,關係著中國實體經濟的返暖回春,關係著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興衰成敗。

  時不我待,歲不我與。在銀行暴利、經濟形勢嚴峻的今天,讓我們齊心戮力,換取一個良性、平衡發展的金融秩序,換取一個持續、健康發展的中國實體經濟!

熱詞:

  • 實體經濟
  • 銀行資本
  • 銀行信貸
  • 中小企業
  • 利差
  • 利率市場化
  • 銀行業
  • 寒冬
  • 加息
  • 虛擬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