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家第三方基金銷售申請機構了解到,在去年12月初申請獲得證監會正式受理後,現場檢查、材料補充等後續流程現已基本走完,有望於近期獲得批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順利,首批機構最快可能於本月獲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
據一家申請機構的高管分析,上述流程的完成,意味着獲得銷售牌照的日期日益臨近。樂觀一點估計,最快在本月就會有結果。如果説本月略顯倉促的話,最遲也會在4月份獲批。
至於首批或首家牌照花落誰家,業內預期較高的是好買、諾亞正行、東方財富網等申請機構有望拔得頭籌。但是牌照是按批次發放還是一家一家發放,目前還不確定。
在去年10月《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公佈後,大批第三方銷售機構紛紛上報申請。去年年底,證監會基金部副主任洪磊曾在2012年第三方基金銷售峰會上透露,證監會已完成基金銷售機構註冊平臺的建設工作,截至當時已有25家機構獲得註冊平臺的填報密碼,其中有9家第三方銷售機構,7家外資銀行,5家內資銀行和4家機構;正式完成申報的有10家,其中5家已經獲得證監會的正式受理。
在此之前,這些第三方銷售申請機構已經與基金第三方支付機構或相關銀行簽署了商務協議,並已完成了技術對接。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多數第三方銷售機構會選擇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1到2家銀行互為補充。根據業務流程、系統要求等情況的不同,第三方銷售機構須向支付機構支付的服務費用也有所不同,平均費率在基金銷售額的0.3%左右。第三方銷售機構的另一項成本在於向監管銀行支付0.1%至0.2%左右的費用。在此基礎上,對於今後的贏利模式,各申請機構的考慮也各有韆鞦,以基金研究見長的機構希望可以在業務開展一段時間後探索增值服務收費的可能性,已經擁有大量用戶的網站則希望以銷售規模取勝,目標在於賺取基金公司的客戶維護費。不過,不少機構都表示,在目前A股市場仍未轉暖從而帶動基金銷售的情況下,第三方銷售機構初期虧本運營的可能性較大。(黃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