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點評:不應一味責怪評級機構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1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金旼旼)近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接連下調歐元區九國和歐洲金融穩定工具的信用評級,招致歐洲的廣泛批評。實際上,一味責怪評級機構無助於危機的解決。相反,歐債危機要想徹底解決,最需要的是一個經得起多方批評、市場考驗的堅實方案。

  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圍繞評級機構的爭議一直不斷。一種常見的觀點是:評級機構落井下石,對危機惡化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這一觀點顯然高估了評級機構的作用。的確,評級機構可能影響市場交易,但除此之外,風險厭惡情緒、資金供給狀況、投資者策略調整等都可能對市場産生更大影響。

  例如,美國評級被下調後,美國國債市場卻一路向好;而法國在此次被標普降級之前,融資成本卻在一路上揚。由此可見,評級並非是主導市場交易的唯一因素,複雜的市場狀況經常會導致評級機構的書面評級和實際市場交易走勢出現背離。

  實際上,面對歐債危機,一直存在兩股力量的較量:一股是歐元區各國政府和歐盟等官方決策機構,另一股是市場。這兩股力量並不是一貫合拍。

  評級機構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具有其無法替代的作用。對投資者來説,面對歐債危機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他們不僅需要來自布魯塞爾“一以貫之”的樂觀表態,也需要來自評級機構的第三方看法。並且,兩者之間相互衝突的看法也將有助於“真理愈辯愈明”,有利於市場交易趨於理性。

  對歐盟決策者來説,解決歐債危機,不可能指望總打“順風球”。反觀歐債危機,恰恰是因為歐元流通十年來走得太順,導致一些成員國忘乎所以瘋狂舉債的結果。如果一種制度沒有經歷過危機考驗,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成熟、可持續的制度。

  債務危機爆發前的歐元大船,行駛在全球化黃金十年的太平海域裏,沒有危機應急方案,沒有裝配救生筏,缺乏經驗豐富的船長和水手……對今天的歐盟決策者來説,如何把他們只能行駛在風平浪靜水域的歐元“航模”重新打造成一艘“全天候戰艦”,是當務之急。而在這一過程中,來自評級機構攪起的“風浪”絕對是這艘戰艦所必需的歷練。況且,這些“風浪”還絕對算不上是“狂濤巨浪”,並不特別嚴酷。

  推而廣之,從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乃至將來再次面對經濟周期考驗之際,決策力量和市場力量之間都應保持一種微妙的張力和平衡。一邊倒責怪市場評級機構不解決問題,利用市場力量以達到決策效果才是明智之舉。

熱詞:

  • 評級機構
  • 風浪
  • 投資者
  • 戰艦
  • 歐元區
  • 行駛
  • 投資策略
  • 美國國債
  • 救生筏
  • 成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