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網購發生爭執 賣家寄油餅抹布羞辱買家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09: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商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賣家寄來的毛衣竟被換成了兩個油餅和一塊抹布 受訪者供圖

  買賣雙方為發貨時間發生爭執,買家欲給差評激怒對方

  本報訊 這幾天,渝中區的張女士一直過得很鬱悶:因自己在一家網站購買毛衣時就發貨時間與賣家發生了爭吵,結果賣家1月4日寄來的毛衣竟被換成了兩塊油餅和一塊抹布。“油餅的諧音是‘有病’,這個賣家太過分了,怎麼能這樣羞辱顧客?”張女士昨日告訴記者,她目前正在蒐集證據,準備向網站投訴該賣家。

  為發貨 買賣雙方起爭執

  昨天,提起這次不愉快的網購經歷,25歲的張女士情緒仍十分激動,並向記者提供了她和賣家之間的聊天記錄。張女士介紹,今年1月2日,她準備給丈夫買件毛衣,在網上貨比三家後,她決定在一個名叫“宅男屋”的店舖下單。

  “我看到一件毛衣才64元,而且還包郵費!”張女士説,就是因為貪圖便宜,沒想到後來卻弄出了這麼多事情,還把自己的心情搞得異常惡劣。

  原來,張女士在拍下毛衣並通過支付寶付款後,賣家“daiwenchao1”告訴她,現在不發(貨)了,快遞不收了,要等到年後才能發貨。張女士提議自己出郵費,叫賣家給她寄過來。不料賣家卻回復她:“我家不可以(發貨),你聽不懂話麼?”對方還稱:“我這裡快遞不收,要不你坐飛機來拿(毛衣)。”

  “對方説話的態度,讓人看了很氣憤!什麼叫我聽不懂話嘛?”張女士生氣地説,最後,她在交流平臺上給對方回復了一句:“要好好説話嘛,不能發貨就把款退給我就是。要是不好好説話,我就當這幾十塊丟了,我也要給你差評,投訴你。”

  網購毛衣 卻收到油餅抹布

  張女士説,用這招“給差評、投訴”的方法果真有效,第二天,賣家發貨了,而且快遞也很“給力”。1月4日,她收到了賣家從上海給她寄來的包裹。

  “收到包裹的那一刻,我心裏還是很感激賣家。不料打開包裹後,卻把我氣得夠嗆!”張女士介紹,當天下午,她拆包裹時,發現除了外包裝外,裏面還有十幾個快遞袋,當時還感覺賣家包裝挺仔細,直到拆開最後一個快遞袋,“那場景讓我目瞪口呆!”原本網購的毛衣,竟被賣家換成了一塊灰抹布和兩個黃色油餅。

  “這分明是在罵我!油餅=有病,這抹布估計是想叫我用抹布堵嘴!”張女士生氣地猜測説。

  於是張女士立馬給對方打電話,要對方給個解釋,可對方卻一直不正面回答張女士的問題,隨後接連幾天也不接張女士的電話。張女士在網上給賣家留言,希望對方作出合理的解釋,否則就要告他,1月8日,賣家終於在網上給張女士留了言,稱“如果你不上訴,你就全家死光!”

  蒐集證據 欲向網站投訴

  昨天,根據張女士提供的賣家手機號,記者撥通了對方的電話,接電話的女子自稱是賣家的一個朋友,對此事並不了解,待朋友回來後再聯絡。最後,記者多次撥打賣家手機,對方手機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昨天,記者撥通了該網站的客服電話,該客服人員表示,只要張女士向他們提供賣家侮辱人的相關證據,他們會向網站相關部門反映,經調查核實後,將會把賣家的網店給屏蔽了,同時也會對該賣家做出相應的處理。

  目前,張女士正在準備把聊天記錄等證據蒐集起來,向賣家所在網站投訴。

  新聞縱深

  涉嫌侵犯人格尊嚴權 網購維權難度大

  對此,重慶麗達律師事務所律師段勤認為,首先,賣家沒有按照買家的需求寄來毛衣的行為,已違反了雙方的合同約定。買家可以要求賣家繼續履行義務,寄來所購置的毛衣。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對於賣家寄來的油餅,可按照生活經驗推定為“有病”(“油餅”的諧音)的意思。賣家寄油餅和抹布的這一行為,已涉嫌侵犯了買家的人格尊嚴權,買家可要求賣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賠禮道歉和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段勤律師還表示,在實體店內,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經營者的姓名、場所等信息從其營業執照中可以一目了然。若發生糾紛,很容易找到賣主,責任主體非常明確。但在網絡交易中,銷售商一般僅就商品的品質進行介紹和對外觀進行展示,並告知消費者銀行匯款賬號及購物電話,而不履行告知其企業名稱及標記的義務。至於該銷售商是否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在哪登記、能否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註冊資金數目、公司住所地等問題,對消費者來講往往茫然無知。一旦産生買賣糾紛,責任主體難以確認,消費者的知情權難以保障。

  “網購發生了買賣糾紛,賣家可以換個ID繼續營業;而傳統的店舖要躲避糾紛,就只能換個新地址開店。”段律師分析,違反“誠信”的成本低,也是造成網絡買賣有風險的一個原因。

  段律師認為,作為新生的消費方式,我國目前對網絡購物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制約起來有難度。一旦産生消費糾紛,在證據調取上,消費者處於弱勢群體。一旦訴至法院,一是對對方當事人基本情況難以了解;二是因買賣雙方沒有出具書面契約,對標的、數量、質量、價款及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履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及售後服務等,沒有具體的約定;三是産品銷售商通常不隨産品開具相關收款憑證給消費者,重要證據無法獲取。

  為此,段律師提醒:網友選擇在網上購物,要保留相關的證據,以便發生糾紛好維權。

  網絡交易應遵守商業道德

  “買賣不成仁義在。”重慶市協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譚剛強認為,不管是在現實店舖進行交易,還是在網絡上進行買賣,賣家都應遵守文明經商、禮貌待客、貨真價實、買賣公平、誠實無欺等基本的商業道德。“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只有贏得了口碑的賣家,生意才會長期興旺發達。”  本組稿件由見習記者 肖祥丹 記者 楊璽 采寫

熱詞:

  • 賣家
  • 油餅
  • 網購
  • 公司住所地
  • 支付寶
  • 買家
  • 發生糾紛
  • 張女士
  • 抹布
  • 羞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