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農民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受惠者,更應是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吸納到文化隊伍中來,才能更好地摸清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提高農村文化自覺創新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快過年了,在廣大農村紅紅火火的文藝活動也多了起來。每年這個時候,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就會集中力量往農村送文化,讓文化下鄉。城裏的文藝工作者也往往在這個時間段扎堆往農村跑。
細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文藝活動都是以歌舞晚會、曲藝表演等大型文化活動為主,歌曲還是那些歌曲,舞蹈還是那些舞蹈,幾年甚至十幾年風格不變。結果往往是:農村觀眾在人山人海中看了一場演出,很不過癮;地方政府花費大量財力和物力,辛苦不堪。
應當説,城市的文藝工作者利用空余時間下鄉演出,對於滿足農村的高層次文化需求,對於提升基層文藝工作者的演出水平很有幫助。但是,城市文藝工作者的空余時間總是有限的,他們能夠到農村演出的次數也是有限的。農民和城市人一樣,文化也是他們日常的需要,而不是只在過節的時候才大補一下,他們也需要“一日三餐”。
廣闊的農村文化土地,究竟該由誰來耕耘?
農民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受惠者,更應是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吸納到文化隊伍中來,才能更好地摸清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提高農村文化自覺創新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農村有著極其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有的甚至就“活”在廣大農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民間文化適合農民的認知方式和審美習慣,接觸起來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切感。農民成了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力,就有更強的動力和興趣積極挖掘農村現有的、農民自己身邊的文化資源,為農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活動,創造出更貼近農民的文化産品。
看身邊的人演出、看身邊的事被搬上舞臺,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參加農村文化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關注農村文化建設。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有關部門需要積極引導、扶持農民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産業,讓農民真正嘗到文化的甜頭,真切體會到文化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