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南京1月7日電(記者朱旭東)前天去小區物業交停車費,聽到一業主抱怨:“小區車太多了,車位太少,回來晚了就沒地方停,總不能讓我把車抱在懷裏吧?”説的是氣話,卻是實情,只是偌大的私家車,怎個抱法?
隨著汽車大批量進入家庭,停車難、行路難已成為困擾城市交通的大難題,也成為影響有車族心情的重要因素。
開車上下班,那真叫一個堵,堵得人心慌意亂。北京堵、上海堵、南京堵,再大的城市,堵車時汽車就像蝸牛爬;再寬的路,都成了臨時停車場。如今,這停車難、行路難的“盛況”,正從一二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漫延。説好聽點,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錢了,成了有車一族;説難聽點,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上了有車一族的“賊船”了。
不是嗎?在城市裏,很多時候汽車不如自行車快捷方便,最多能臨時擋擋風雨避避風寒。能快意時,也就是外出旅遊時。真要把車停安穩了,並不是件易事,隨處可見停得亂七八糟、東倒西歪的慘狀,就是因為無處可停而亂停啊。在剛剛召開的武漢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竟然有6份政協提案聚焦“停車難”。有車族的痛苦指數,委實不低呀。
呼籲抱怨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根本。限制購車?恐怕不是最好的辦法,顯得有失公允,但如果不限制購車,總有一天會“山窮水盡”。想“柳暗花明”,只有“開源”,尋找、創造更多車位。
有專家指出,停車難現象同樣蘊藏著巨大商機,由於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匱乏和昂貴,立體停車將是停車産業發展的方向。然而,時至今日,被譽為又一朝陽産業的停車産業,卻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這朝陽産業怎麼就沒人來賺錢呢?
無奈中只能突發奇想:如果有一天,科技發展到能將汽車微縮或打包,那倒真的可以把私家車抱在懷裏了,“停車難”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