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互聯網支付終於迎來了首部行業監管細則。昨日,央行發佈《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中指出,支付賬戶的開立將實行實名制,支付機構不得為客戶提供賬戶透支、現金存取和融資服務。
借賬戶“繞道”提現之路封死
現象:消費者李女士在某網店買了一條褲子,通過支付賬戶從綁定的某銀行信用卡劃款。後因褲子尺寸不全申請退貨。退貨完成後,買褲子的400多塊錢退款直接退回到了支付賬戶,李女士又將其轉到了另一家銀行的借記卡中—這一方法是一次“通過支付賬戶跨行免費轉賬提現”的過程。
這樣的例子在網購中並不鮮見,持卡人為了節省信用卡1%左右的透支提現費,而使用支付賬戶“繞道”操作。
辦法:對於支付賬戶資金流向問題規定,除電子商務交易付款、公用事業繳費、信用卡等個人消費信貸還款、購買特定金融産品交易外,客戶支付賬戶內的資金應通過劃轉關聯銀行賬戶的方式實現資金轉出支付機構。
這也就意味著,今後想通過支付寶“繞道”實現信用卡免費提現的渠道將被堵上。
《辦法》同時規定,支付機構不得為客戶提供賬戶透支、現金存取和融資服務。信用卡不得透支為支付賬戶充值,這將防止利用信用卡變相透支提現。不過,支付賬戶可為信用卡等個人消費信貸還款,包含房貸、車貸、助學貸款等個人消費貸款。
支付機構不得開立匿名賬戶
現象:由於交易便捷、成本低廉且存在監管缺失,第三方網絡支付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成為洗錢、套現等“灰色”行為的多發地帶。利用假名開立、或者直接盜用互聯網支付賬戶,從而逃避金融監管,甚至實施詐騙的現象,在此前的互聯網支付行業中曾有發生。
辦法:《辦法》中明確,支付賬戶的開立實行實名制。支付機構對客戶身份信息的真實性負責。支付機構不得為客戶開立匿名、假名支付賬戶。
個人客戶申請開立支付賬戶時,支付機構應登記客戶的姓名、性別、國籍、職業、住址、聯絡方式以及客戶有效身份證件的種類、號碼和有效期限等身份信息,並對客戶姓名、性別、有效身份證件等基本身份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審核。
《辦法》要求支付機構應提醒客戶將支付賬戶的資金餘額保持在合理水平,不得以任何形式引導、鼓勵客戶在支付賬戶存放資金。針對“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收付金額超過1萬元,個人客戶開立的所有支付賬戶月收付金額累計超過5萬元或資金餘額連續10天超過5000元”等較大金額的支付情況,支付機構必須留存個人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辦法》同時也要求支付機構保障客戶信息的安全,不得為任何單位或個人查詢支付賬戶信息資料,也不得隨意凍結、扣劃支付賬戶內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