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解密葡萄酒産業利益黑洞:成本僅幾元售價幾千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6日 15: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超市裏貨架上,葡萄酒琳瑯滿目

  新年將至,杭州樂購河濱店挂出了“紅酒全場8.8折”的牌子。可是,站在葡萄酒貨架前,選擇要帶哪一瓶葡萄酒回家,犯了難。

  先看價格,從20多到幾百上千不等。再看品牌,聽過沒聽過的都在那裏;即便是同個品牌也有各種名目。想要看品質,可酒是裝在瓶子裏的。不禁要問,國産的靠譜嗎,進口的一定好嗎?結果是,掂量了半天也沒結果。因為,我們只看到了銷售終端信息,對此前的流程是明媚還是灰暗並不知曉。

  對消費者來説,如今的葡萄酒市場就像一道謎題,而且還挺難。被困擾的感覺並不好,於是記者嘗試循著供應軌跡往上走,看看這些葡萄酒在到達你面前之前,都經歷了些什麼。

  價格之謎:經銷鏈條層層添脂,不乏有人“炒作”抬價

  一位曾經在杭州從事多年紅酒生意的鄒先生,解析了一瓶葡萄酒的成本構成:紙皮和瓶子的成本加到一起大概是3、4塊錢;酒塞由於好壞不一,價格相差較大——“真正好的橡木塞價格在幾十到幾百塊,用橡木屑或者橡膠做成的塞子只要幾毛錢”;瓶子裏的酒,成本可能就在幾塊錢。

  鄒先生直言,一般來説,不算人工等其他費用,一瓶普通葡萄酒本身的成本大致是15塊錢。“如果是進口酒,因為運輸和倉儲費用較高,成本價略高些。到關後,再轉給代理商、經銷商,一層一層地往上走,最終出現在消費者面前的價格就翻了好幾倍了。”

  在杭州沃爾瑪環城東路店,一瓶750 ml的威龍高級幹紅和張裕窖釀橡木桶,標價都是88元。一瓶750 ml的長城為尊5年赤霞標價115元,而長城特醇幹紅標價為26元。禮盒包裝也是國産葡萄酒銷售的一大特色。一個威龍有機幹禮盒(2瓶*750ml)售價338元,張裕解百納禮盒(2瓶*750ml)則為268元。

  杭州市物價局辦公室主任趙全新説,杭州市場上的葡萄酒是由經營單位自主定價的,而物價局的監測中心會定期在網上公開價格。

  在琳瑯滿目的品牌中,杭州人張先生花了5分鐘挑了一瓶價格100多元的國産葡萄酒。“我知道的牌子也沒幾個,都是看廣告的。”包裝和廣告,都是影響定價的重要因素。

  説到葡萄酒價格迷離亂象,不得不提“拉菲現象”。英國《金融時報》葡萄酒專欄作家傑西絲-羅賓遜在《拉菲的中國傳奇》中提到,“在中國,‘Lafite’一詞有著非同尋常的共鳴,這種共鳴使得拉菲酒莊略差一些的副牌酒也可能有過高的價格,只因為酒標上有魔法文字‘Lafite’。”不過,杭州不少酒業和進口酒貿易公司負責人都認為,這種所謂的共鳴和魔法,是有人“炒作”的表現。

  杭州市工商局聯合市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經檢支隊副隊長邵志雄也認為,目前葡萄酒動輒數千上萬元的價格,很大部分是人為炒作造成。他自己就遇到過,在國外僅僅兩三歐元的葡萄酒,到了國內竟賣到了一兩千的價格。“歐元對比人民幣的匯率之外,其他虛高的價格就來自不良商家們的炒作了!”

  很多人也在網絡上表達自己對葡萄酒的看法。網友“天襟地衣”説:“近些年,歐、澳、美的紅酒,大舉進入,肆虐酒樓,有人追捧無度,産地超市幾塊錢的酒,賣到幾百甚至上千。洋人、洋節、洋酒,背後全謀洋錢。”網友“韓三皮”説:“現在應酬多了,有時候飯桌上喝到的紅酒,價格很高,卻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就算假的也都已經喝下去了。”

  品質之謎:“三爛”有不少——粗製濫造、品牌侵權、假冒偽劣

  那些光怪陸離的亂象説到底是營銷上的事,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酒的品質。顯然,現實並不樂觀。

  2011年,杭州之江工商分局接到煙臺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舉報,在轄區內的轉塘街道一送貨車上查獲1103箱標為“威龍”的幹紅葡萄酒、100箱標為“長城”的幹紅葡萄酒。

  檢查人員仔細鑒定後發現,該批標注為“威龍”、“長城”的葡萄酒其實只是模倣了這兩個品牌,商標的細微之處還是有所區別,但卻往往被普通消費者誤以為真。由此,檢查人員將這1103箱葡萄酒判定為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並當即依法沒收。

  同樣是今年,杭州蕭山工商分局開展對進口紅酒市場的專項整治行動,查處涉及進口紅酒違法違章案件28起,扣押、沒收假冒“卡斯特”或無中文標簽的進口葡萄酒3492瓶,罰款108.8萬元。

  這兩起案件都入選了杭州市工商局日前剛剛公佈的2011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高檔的紅酒市場其實有點亂。”杭州市工商局聯合市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對葡萄酒市場進行過多次專項檢查,邵志雄針對檢查情況介紹,國內葡萄酒相關品質標準和歐美市場存在差異,目前市場上的進口葡萄酒都是進口後再實行分裝銷售,這給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根據查處情況來看,杭州葡萄酒特別是高檔葡萄酒市場上品牌侵權和假冒偽劣上違法情況較為嚴重。

  鄒先生説,有的國産酒生産商急功近利,在葡萄還沒成熟時就提前採摘,導致釀出來的酒甜味不夠。而加糖就成了最快速直接的“補救”方式。如果是先從海外進口酒液再到國內進行勾兌的,也可能會加糖,更有甚者會加入橡木粉或香精。

  渠道之謎:形式多種多樣,正在經歷優勝劣汰洗牌

  在杭州,除了商場和超市,酒店、專營店、夜店、會所、網店,都是能買到葡萄酒的地方。

  商源國際酒業市場部經理余麗珍説,商源目前是杭州最大的酒水公司。葡萄酒多從法國、德國、智利等國進口,選擇的品牌必須是該國排名前5。

  因為商源集團旗下擁有餐飲、商場、超市、物流等子公司。這些就構成了可供進口葡萄酒實現內部共享的完整供應鏈。除了子公司外,也會進行招商。現在,在杭州經常能見到久加久的身影。它既是銷售終端,也是商源的經銷商。

  針對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銷售渠道,余麗珍總結了4種類型。一是代理進口類型,即只負責進口,不培育市場;二是聯結加盟類,如久加久這樣全酒類的連鎖超市;三是品牌運營類,即要負責市場培育,對經銷商進行刪選;四是傳統類,即省、市級代理。

  葡萄酒始終是一個優勝劣汰的行業,酒商如此,渠道亦如此。只用2年時間就在杭州開出20家店的利客滿酒水超市,終因“水土不服”在去年接連關店。

  余麗珍説,幾年前,杭州葡萄酒市場就被看好,於是大量外部資金進入想來分蛋糕,導致葡萄酒供應量超出了消費者的需求量。

  除了國內企業紛紛從國外進口葡萄酒外,當然也有國外的葡萄酒公司前來搶灘市場。就在12月中旬,寧波美龍聯合貿易有限公司在杭州市中心一個五星級酒店開了一場美國葡萄酒品鑒會。這意味著,美龍開始要將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原裝葡萄酒進入杭州市場。

  寧波美龍是美國美龍公司在中國的子公司。寧波美龍總經理孫立説,公司的分工簡單明了,美國團隊負責品酒選酒,中國團隊負責在中國市場銷售。孫立説,目前公司的銷售渠道除了傳統代理外,主要是單位的團購。

  和雪茄一樣,葡萄酒也會與優越感、身份等挂鉤,這導致杭州葡萄酒市場開始出現往服務上靠的苗頭。這一點,孫立也感覺到了。他已經有了想法——推出“紅酒管家”的概念。這就意味著,市場鏈條將繼續延伸,不止于葡萄酒,還有葡萄酒的配套服務。

  選購建議:紅酒有個性,要選最合適的

  選購葡萄酒是門很專業的學問,很多行內人也覺得難以駕馭。而對並不常買葡萄酒的普通消費者來説,單純從選購角度,一些簡單的竅門還是受用的。

  鄒先生認為,購買葡萄酒,首先要修正“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消費觀念。他説,葡萄酒並不是越貴越好。無論是産自哪一年,還是來自哪一個國家、哪一個酒莊,只要你自己覺得好喝,那就是最適合你的葡萄酒。余麗珍也認為,葡萄酒品種豐富多樣,是一種個性的物品。

  余麗珍的經驗是,消費者選購葡萄酒還存在不少誤區。比如,有的消費者發現買回去的葡萄酒瓶底有沉澱,於是來退貨。“其實那是很正常的現象,有時候品酒師還會覺得這是一瓶好酒,因為那些沉澱物是純天然的‘酒石’”。

  鄒先生説,如果對品質要求相對較高,建議去專營店購買。如果沒有特別認定的品牌,可以直接將購買用途告訴營業員。他們一般都受過專業的培訓,知道不同的包裝和口感,分別適用於哪些不同的用途。如果是自己喝,可以先問問有沒有試喝瓶提供,有的話最好先嘗嘗口感再決定是否購買。

  要是在商場、超市選購,也有竅門。因為葡萄酒有“生命”,光線直射對酒不利,儘量選擇放在貨架裏面的酒。(見習記者 戚珊珊)

熱詞:

  • 葡萄酒市場
  • 葡萄酒産業
  • 威龍
  • 長城
  • 成本構成
  • 商源
  • 售價
  • 美龍
  • 生命
  • 卡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