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最新出爐的2012年《經濟藍皮書》預計—— GDP增速明年放緩但仍可"過八"
【深圳商報北京12月7日電】(駐京記者宋華)最新出爐的2012《經濟藍皮書》指出,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貨幣政策轉向穩健、消費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等綜合因素影響下,2011年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放緩,預計GDP全年增長速度將達到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2012年,若國際經濟政治環境不再發生顯著惡化,國內不出現大範圍的嚴重自然災害和其他重大問題,經濟增速雖將繼續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GDP增長率預計達到8.9%。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2年《經濟藍皮書》發佈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12月7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分析了2011年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公佈了2011年至2012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預測。
經濟增速下滑 但在合理區間
藍皮書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是,我國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開始向自主增長有序過渡,國內通貨膨脹由累積釋放轉呈逐步緩解,2011年和2012年經濟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運行在平穩、較快的合理增長區間內。
藍皮書對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進行了預測:2011年和2012年,我國農業生産將保持平穩增長,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速將保持在4.2%左右;工業增加值增速將有所放緩,全年增速為9.9%,2012年第二産業增速將繼續保持在9.8%左右;2011年和2012年,第三産業將平穩增長,預計分別增長8.9%和8.8%。
藍皮書指出,當前宏觀調控的方向不應是由緊轉松促增長、防止二次探底和經濟硬著陸,而應是使經濟增長速度在適度回落中逐步趨穩,最好能保持在8%~9%之間,為治理通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經濟增長速度過高,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進而影響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全球金融危機 仍將長期持續
藍皮書指出,自2008年以來發生的金融危機是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是一次嚴重程度可以和20世紀30年代與70年代兩次全球大危機相提並論的危機。此次全球經濟危機,集中反映出發達經濟體多年來在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金融結構和財政結構等各個層面存在的嚴重扭曲。因此總體判斷,此次危機也許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會真正得到恢復。
藍皮書認為,未來兩三年,債務危機仍將是困擾各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而且,此次危機並不會僅僅限于公共債務市場,而且會牽涉到銀行市場、外匯市場,波及全球經濟,並將通過三個渠道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和穩定:通過出口影響我國的實體經濟;通過金融渠道影響我國經濟的穩定;影響投資和消費信心。
CPI今年漲5.5% 明年回落
藍皮書指出,2011年,我國CPI上漲率持續高位運行,2011年前三個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5.6%,除1、2月份保持在4.9%的水平外,其餘7個月上漲都在5%以上,其中7月CPI同比上漲6.5%,創下自2009年以來CPI的新高。隨著翹尾因素的逐步減弱,CPI漲幅將在第四季度有所回落,但CPI漲幅全年仍可能達到5.5%左右。
藍皮書認為,治理通貨膨脹、穩定物價仍然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造成物價快速上漲的主要因素還沒有大的變化,穩定物價還面臨很多的挑戰。
藍皮書指出,考慮到2012年導致物價下行的因素增多:隨著秋糧豐收,糧價和蔬菜價格漲幅都將趨於放慢,從而拉低CPI漲幅;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漲空間有限;貨幣金融政策將繼續溫和調整,流動性過剩問題有所減輕,從而對物價增長有所抑制。總體上看,2012年物價總水平增長將呈回落態勢,預計2012年CPI上漲4.6%。
貨幣政策 應適度微調
藍皮書指出,2011年我國實施了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增速逐步回落,經濟增長放緩,物價高位運行,工業生産增速回落,投資增長減緩,當前經濟金融運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下一步應關注經濟增長放緩程度、金融體系流動性、潛在金融風險和民間融資問題。
為此,藍皮書建議,2012年宏觀調控政策,應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視具體情況適度微調;用好用活信貸,優化信貸資源配置;適當增加價格型工具的運用。
中國人口紅利 並未結束
對於各界熱議的中國人口紅利將結束的問題,藍皮書指出,出現民工荒、用工荒現象並不表明中國人口紅利的必然結束。在未來10年,可以通過制度創新從1.92億農村勞動力中每年轉移出800萬人,進而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來獲得人口紅利,使中國農業勞動力佔比降到中等發達國家14%左右的平均水平。
藍皮書分析,2010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了4300美元,如果按照改革開放30餘年平均的增長速度推算,預計到“十二五”結束時,可以超過6000美元,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可以達到12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