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管控機制要跟上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1月26日至27日,“2011中國公司法務年會暨中國公司法務三十人論壇啟動儀式”在北京召開,在這樣一場高端、專業的論壇上,中國企業如何應對“走出去”的法律風險成了與會嘉賓探討的熱點。

  不少與會人士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遠遠大於國內風險,“走出去”一定要把法務和會計研究透。

  跟蹤監控海外投資風險點

  從1978年就開始“走出去”的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目前每年的合同額是1979年的380倍,營業額是1981年的113倍。

  公司法律事務部總經理秦玉秀表示,企業“走出去”之後風險比國內大很多,陌生的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和文化環境,對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建築30年的海外經營沒有大起大落,也沒有出現重大虧損,主要原因是中國建築始終堅持全球化視野和本土化經營,融入本地,尊重規則。

  “海外經營很大程度是規則的較量,走出去不僅僅是市場走出去,而是資源保障體系、管理模式特別是風險管理的控制機制要走出去。”她説。

  根據“走出去”所處的階段不同,中國建築採取了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對新進入國家和地區,公司堅持在之前一定要首先做好盡職調查,做好風險的論證和評估,對於風險較大的或者項目金額大、合同關係複雜的一些新興市場,則直接派出法律顧問進入到項目。對於一些比較成熟的海外市場,中國建築直接設立了法律事務機構,建立起總部、駐外機構和項目三級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

  秦玉秀説,在這個體系下,中國建築逐步建立了包括法律盡職調查、法律環境動態跟蹤、項目合同法律風險管理、案件管理和本地的司法資源業務管理體系和機制,形成了對海外經營從前期的跟蹤、投標、簽約到最後爭議解決的全過程風險防控機制。

  中國海運總法律顧問沈滿堂認為,“企業法務簡單來講就是從事企業內部法律事務服務和監督的管理。除了隊伍建設、制度建設、業務建設外,企業法務工作必須要在管理上切入,融入國際化經營。”

  出口管制和海外機構面臨風險

  中興通訊法務總監郭建軍表示,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首先是安全審查,比如美國和印度。因為印度政府對中國通訊行業進行了安全調查,去年中國的通訊廠商沒有接到一個單子。其次是貿易保護,對於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一定要重視,一定要在初裁的時候拿到好結果,實在不行終裁也一定要拿到好結果,否則市場就丟掉了。

  從國別風險看,主要面臨的是出口管制風險。比如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元器件不能再賣到伊朗等國家,為了規避風險,就需要申請許可證。再如在南非,外國公司投資本地人必須佔有一定的股份,其中的法律風險處理不好後遺症會很多。常設機構在海外也面臨很大的風險。

  郭建軍説,比如代表處以總部的名義簽約,很可能導致雙重徵稅。所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要注意,會計和法務一定要研究透,特別是簽約的時候如果研究不好,以後要改合同,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中興分析,80%的風險産生於合同,因此中興還用兩年時間開發了將近兩百個合同模板,包括中英文、中法文、中俄文、中德文等,每個國家的運營商都有自己的文本。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為應對國際上嚴峻的反壟斷形勢,則由法律部成立了應對反壟斷法案工作小組,對公司相關業務單位管理人員、市場營銷人員,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各國反壟斷法專項培訓。

  此外,公司還針對不同項目制定了72種標準格式化合同,並開發設計了新合同管理系統,將合同法律管理的內容嵌入企業生産經營管理全部流程,改變傳統點狀合同審核模式,實現了對重大合同立項、訂立、修改和履行的全程閉環監督,創新了合同管理模式。

  海外知識産權糾紛增加

  最近,商務部成立知識産權海外維權中心引起了公眾的關注。與會的商務部條法司知識産權處處長李明表示,商務部在企業海外維權中正在嘗試做很多工作。

  他説,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做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遇到了很多糾紛,尤其是在知識産權方面,近年來糾紛量很大,國務院領導非常重視。

  他分析,糾紛量多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從國際上來説,歐美國家非常重視知識産權,而國內有的企業知識産權意識還比較淡薄,沒有知識産權佈局的意識,包括商標被搶注的事情發生的比較多。另一方面,後發是很大的劣勢,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被別人抓住把柄,拿知識産權問題施壓。

  據介紹,商務部條法司目前已經跟美國、歐盟、日本、瑞士、俄羅斯、巴西六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部門建立了定期的雙邊交流機制,對方會提供一些我方企業侵權的案例和證據,商務部也在嘗試運用這樣的交流途徑,讓我方企業直接面對他們的權利人和政府,從而打消對方對我國知識産權保護方面的疑問,同時也給企業創造了機會,促成一些協議的簽署,由知識産權的衝突變成了合作。其次,網上徵集企業“走出去”在知識産權方面的糾紛或者難題,與外方政府部門交涉。

  三是加強企業海外展會的維權。李明説,2001年到2008年不時有權利人利用展會對我國參展企業下手,搜查甚至是扣人,尤其是在德國,在這樣的展會上,企業不僅沒有達到宣傳自己産品的結果,還造成了反效果。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展會上,商務部都做一個知識産權服務站。

  李明表示,企業如果在其他展會上遇到類似情況也可以向商務部反映。目前企業知識産權海外維權援助中心新增設了專家庫和重點企業聯絡庫,今後商務部還將考慮在地方設立分中心。

  美國飛瀚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合夥人王寧玲則從專業的角度給準備“走出去”的企業以建議。她説,企業在購買別人專利或者做並購時,一定要考慮對方的權利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權利。很多中國公司沒有考慮,買回來後跟第三方有訴訟或者對方找來要錢。

  同時,還要看專利有沒有覆蓋要買來的技術或者産品。不少企業發現對方雖然給了很長的專利清單,但要賣的技術沒有在專利裏保護,特別是在醫藥領域,如果沒有知識産權保護,很難有市場地位。

  此外,要看專利的強度。有些中國公司雖然有核心技術,但是知識産權保護不夠強,教訓慘痛。(記者辛紅)

熱詞:

  • 風險防控
  • 風險點
  •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 走出去
  • 企業知識産權
  • 企業內部
  • 商務部
  • 李明
  • 專利清單
  • 盡職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