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導讀:亂象叢生,數百家交易場所存在隱患,國務院發文要求整頓。交易場所亂象叢生的根源在哪?清理交易場所會不會影響到商品的流通效率?交易所設立體制應該如何在規範中創新?
中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務院昨天下發了《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要求各省級人民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本地區各類交易場所,進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頓,並在12月底前把清理整頓工作方案報國務院備案。
《決定》明確表示從11月11號開始,除了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或國務院批准的從事金融産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交易場所均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
根據《決定》,除依法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期貨監管機構批准設立從事期貨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單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從事保險、信貸、黃金等金融産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必須經國務院相關金融管理部門批准設立。
近年來,以金融創新之名,全國各類交易所遍地開花,亂象叢生。由於缺乏必要監管,許多交易所在運營模式、會員單位、交易信息不對稱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部分交易所出現了價格操縱、股東違法違規、侵吞客戶資金、卷款逃跑等事件。
有媒體統計,散落于全國各地的交易所已超過300家,交易品種更是超過數百種。交易品種不僅包括稀貴金屬、藝術品、金融資産、股權、碳排放權,還包括農副産品、醫藥産品,更有甚者,將國畫、大蒜、藥品、人參果、紅辣椒、絲綢變成了交易所的交易標的。
新的《決定》出臺,讓爭議中的天津文交所等一批類似交易所前途未卜。以期酒為代表的有些“類期貨市場”同樣不符合《決定》精神。此外,目前各地自籌的一些大宗商品電子盤同樣不符合新的要求。
各種類型的交易場所的設立帶來了哪些影響,亂象的根源又在哪?清理交易場所會不會影響各類商品的流通效率?交易場所的體制是否存在創新餘地?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社科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對此作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