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為何不“漲”就“荒”?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4日 1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新出爐的10月經濟數據顯示,CPI漲幅出現明顯回落,這令公眾為今年一直以來的通脹壓力稍有緩解而略感欣慰。但近期,能源産品卻屢屢上演各種“荒”的鬧劇。

  全國各地的柴油荒尚未消散,電荒聲已不絕於耳。在這種情況下,“漲價”聲又悄然響起:首先是油價。據了解,自今年10月至今,我國成品油調價參考的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為3.86%,一旦變化率達到4%,成品油上調窗口必然開啟。有分析稱,到下月初成品油 “漲價窗口”打開的可能性很大。其次是電價。今年部分地區“電荒”從季節性缺電演變成全年缺電,從南方電荒蔓延到全國大部分地區,業內分析認為,其真正的罪魁禍首在於電廠煤荒。電監會近期發佈的《全國電力供需及電煤供應檢測預警信息》顯示,截至10月下旬,全國日缺煤停機容量最大達到近1600萬千瓦,雲南、貴州、四川、湖南、重慶等省市發電企業電煤庫存平均可用天數已下降至警戒線7天以下。業內人士據此認為,隨著電荒的臨近,電價又將上調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為何能源産品不“漲”就“荒”?其實,供需矛盾僅僅是一個外在表象,油荒、氣荒、電荒的輪番上演,反映在價格問題上是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並進一步凸顯出資源産品價格形成機制的缺陷與相關改革的滯後。在近年來煤價已基本市場化並快速上漲的情況下,電、油、氣的價格還依然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就拿電價來説,若此次上調價格預期落實,將對緩解短期電荒,提升發電企業的業績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根據以往經驗,電價提升帶來的利潤空間很快又會被上漲的煤炭價格所吞噬。因此,基於行政手段的煤電聯動只是縮小煤電矛盾的一個過渡辦法,解決煤電頂牛的制度難題,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理順上下游之間的癥結。

  同時,漲價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會增加相應的經濟成本與社會成本,還容易成為一種“漲價依賴症”。一些電廠為了節能減排,花了不少資金和精力投入先進技術,將耗煤水平大幅度降低,在節約電力煤的前提下,多發電。而漲價的措施,非但不能從根本上促進節能減排,促進發電企業減少能源消耗,反而逐漸演變為一種“政策溫床”,讓那些煤耗高的發電企業依然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生存。這樣下去,還有多少發電企業願意花大量心血和資金去搞節能減排,節約能源消耗?

  無論如何,在能源資源約束日益增強的現實前,面對頻繁造訪的油荒、氣荒、電荒,能源價格改革必須提速了。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江冰的觀點指出,在“十二五”期間必須加快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形成有利於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制度安排。但是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是一項複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難度較大,因此要儘快選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明確目標。要在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手段的同時,配套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是建立約束目標和分解機制,合理控制能源供應,強制淘汰落後産能,使合理消費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為,從根本上改變敞開口子用能源的局面。(李蕾)

熱詞:

  • 電荒
  • 漲價
  • 電煤庫存
  • 發電企業
  • 電煤供應
  • 電價
  • 減排
  • 煤電
  • 電力供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