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山寨私募”電話薦股 股民信息外泄頻遭騷擾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8日 1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想吃上A股“晚飯行情”的不僅僅有股民,還包括心懷鬼胎的“山寨”私募。A股賺錢效應再度顯現,沉寂已久的“投資公司”捲土重來。

  “蔡小姐你好,我們是XX投資公司,您最近炒股怎麼樣?我給您推薦一隻股票,您可以看看。”蔡小姐發現,這段時間來,“私募薦股”的電話又多了起來。

  蔡小姐投入股市的資金有不少,股齡也已有7、8年。“我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誰出賣了,不過只要股市略有起色,這樣的電話就會響個不停。”

  起初,蔡小姐接到“私募”的電話時,不僅認真地聽對方喋喋不休的介紹,還記下了對方推薦的股票。甚至有一次,她向對方支付了一筆500元的“信息費”。不過,她聽推薦買的股票陰跌了1個月,她不得不“割肉”出局,“這以後我再也不聽推薦了。”

  “只要這家公司前一天推薦的股票漲得不錯,這家公司就會不厭其煩地騷擾。但是而後推薦的股票,就會漲跌難料。”蔡小姐發現,這些私募推薦的股票,常常在推薦前的一兩天出現異動。總體而言,各家公司推薦的股票,時好時壞,如果指數大漲的情況下,還真有表現優異的,不過,如果指數窄幅波動甚至下跌,個股表現就變得普通甚至出現大跌的情況。“我發現他們只是在玩概率遊戲,能騙則騙。”

  真私募還是假私募?

  “一家所謂的投資公司前後給我打了5、6次電話,問我的投資情況,要給我推薦股票。”蔣小姐實在煩不過對方,就和對方侃起股票、大盤。她略施“雕蟲小技”,便讓私募“甘拜下風”。

  “這傢俬募給我推薦了一家西北的重組股,當時,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政策朦朧利好傳來,我就跟他們講,別買這只了,我給你們推薦傳媒板塊某某股票。”蔣小姐推薦的傳媒板塊成為這輪“晚飯行情”的領漲板塊。

  本週二,這家投資公司又一次打電話給蔣小姐,言下之意是,大牛市來了,趕緊聽他們的買股票。不過,蔣小姐隨口説,“明天要大跌呢,你們等著瞧。”

  蔣小姐沒想到,一次準確薦股,一次判斷大勢,就震懾住了這家”私募“。“昨天,其自稱是私募公司的老總打電話給我,要我傳授經驗。”蔣小姐哭笑不得,“這老總還告訴我,過去他們搞的私募資金虧損一千多萬清盤了,希望引進我這樣的優秀人才加盟,重振旗鼓。”

  信息怎麼洩露的

  很多股民很吃驚,這些“私募”是從什麼渠道獲得私人電話號碼,信息又是怎麼洩露的?

  杭州一家投資公司員工告訴記者,因為受不了欺騙股民而遭受的“良心的譴責”,剛剛從單位離職。她透露,股民信息販賣早就成為了一條産業鏈。

  她告訴記者,網上早就有股民信息的販賣渠道,投資公司從網上購買來股民信息,每條僅0.1元左右,大量購買還有折扣。“這些信息準確率相當高,不僅有姓名,還有電話號碼,甚至股票市值也八九不離十。”

  “股民被脫光了。”股民王先生認為,能夠掌握這麼清晰的資料,多數是證券公司內部人員做了手腳。

  證券專業人士則提醒,投資者需要保護好個人隱私外,還要警惕這些所謂“私募”,千萬不可輕信薦股,以免遭遇莫名損失。

  

熱詞:

  • 私募
  • 股民
  • 文化創意産業
  • XX
  • 個股表現
  • 投資公司
  • 重組股
  • 蔣小姐
  • 領漲板塊
  • 賺錢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