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今年監管層已開出75張 上市公司罰單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8日 1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財經》(博客,微博)綜合報道】

  11月18日,據東方早報(博客,微博)報報道,今年來,滬深交易所公佈了44家上市公司或公司責任人受到的行政處罰,中國證監會亦公佈了31家上市公司的相關行政處罰。

  據悉,上述處罰主要針對信批違規、違規擔保、虛增利潤、違規交易等違規行為,這些違規現象儼然已成為A股屢禁不止的頑症。

  在今年被監管機構處罰的上市公司中,幾乎七成公司和責任人存在刻意隱瞞重大事項現象。

  比如,大元股份在2010年年底前,向珠拉黃金股份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郭文軍支付了1.48億元(佔大元股份2010年凈資産的53%),用以收購珠拉黃金100%股權。如此大額的一筆交易,居然在款項支付時未經股東大會審議。之後的2011年1月,大元股份擬以1.3億元(佔2010年凈資産的45%)收購新疆裏縣世峰黃金礦業有限公司52%的股權。但在未滿足合同約定條件、也未履行完內部決策程序的情況下,大元股份肆無忌憚地支付了5000萬元的收購預付款,且未進行信息披露。

  當IPO門檻成為一道"魚躍龍門"的龍門時,所滋生的隱形溢價,使得發行公司、公司股東、仲介機構等所有的利益相關群體,都在殫精竭慮地"包裝"企業、"美化"業績,以期在信息不對稱的A股市場中,圈到一次又一次的真金白銀。

  安妮股份及原董事長等數名高管的動作更為大膽,虛增了2008年公司利潤1609.13萬元。最終被證監會處以警告處分和50萬元罰款,原董事長等4名高管被警告處分、並分別處以3萬至20萬元不等的罰款。

  違規減持屢禁不止。自從2008年股改結束後,監管機構針對大股東違規減持屢發的現象頻頻收緊監管。無論是發佈相關規則,還是對上市公司及其高管進行口頭、書面警示,一直不遺餘力。然而時至今日,大股東和上市公司高管違規減持股份的現象不僅沒有杜絕,反而有"虱多不癢"的集體犯罪心理。

  青海華鼎第二大股東的青海豐鎮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深國商的原第三大股東深圳市泰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都屢屢在二級市場進行大比例減持,但在超過了5%的"紅線"後,不僅沒有停止減持,上市公司也沒有及時披露減持消息。

  "交易所和證監會披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一證券公司營業部資深經理説道。據他所説,每天他聽到的該類涉及上市公司股東、高管買賣股票的事情"不勝枚舉"。

  "現在大家都有一種奇怪的心理,就是覺得這很正常。"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説道,"關鍵就在於這種情況在A股市場太過於普遍,使得投資者的是非觀發生了扭曲。"而上述營業部經理則直言:就是因為大家都在做,所以有了"法不責眾"的心理,"不要説很難被監管層查到,即便是被揪出,把收益還給上市公司,也就是個"口頭警告"的處分而已。"

熱詞:

  • 上市公司
  • 監管層
  • 監管機構
  • 減持
  • 高管
  • 大元股份
  • 大股東
  • 證監會
  • 2010年
  • 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