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走基層 小微企業調研行(三) (20111115)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5日 22: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CF1FB7E2B554260874FA888048ADCA7

  江蘇海門是全國最大的家紡生産和批發基地,他們的産品不但佔據國內40%以上的市場份額,還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號稱要打造世界最大的家紡製造與研發中心。支撐這個宏偉藍圖的是3000多家家紡企業,其中有2400多家屬於小微企業。現在,這些小微企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一、融資難成為小微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他叫施衛華,是江蘇省海門市三星鎮這家無膠棉廠的老闆,這家只有12個工人的工廠,主要是為一些床墊企業加工化纖棉墊。最近,施衛華好不容易接到一個棉被訂單,但是卻沒有流動資金進原材料,工廠也面臨著暫時停産的危險。

  江蘇省海門市三星鎮無膠棉廠的老闆施衛華告訴記者,大不了就是關門關幾天,畢竟還有應收款,收了再開。

  施衛華給記者拿出了一個賬本,上面記載著工廠今年所有的貨款賬目對記者説,到目前為止我這邊是三十萬三千一百三十三元,這個客戶是比較大的,稍微大一點的二十幾萬小的三萬多塊。現在貨款回籠不及時,賬期太長了。

  記者看到,在這個賬本上,大大小小一共有60家企業拖欠了施衛華賬款。施衛華告訴記者,他們一般都用現金進原材料,但是當生産出産品賣出時,貨款卻總會遭遇拖欠,尤其是今年,時間越拖越長、現金流越來越小、資金週轉越來越慢、財務風險也越來越大。

  施衛華給記者算了筆賬,如果要維持工廠的正常運轉,他現在的流動資金缺口大概在150萬左右。

  江蘇省海門市三星鎮無膠棉廠的老闆施衛華告訴記者,我其實這邊原料每天投放都在一萬塊左右,工人工資這塊還是小部分,你想想兩個月就是多少錢。六十多萬,然後再庫存壓一點,庫存肯定要壓一點。所以如果有一百五十萬,相對來講我們這邊運轉比較方便一點。

  如今,為了能夠勉強維持生産,施衛華每天上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電話向貨主催款。他告訴記者,現在沒有流動資金,就是應收應付,今天收點投下去,明天收點投下去,就這個概念。

  江蘇省海門市東臨黃海,南與上海一江之隔。這裡是全國最大的家紡生産和批發基地,聚集著3000多家工業企業,其中有2400多家屬於小微企業。為錢所困的遠不止施衛華一家。和施衛華相比,蔡雷的家紡廠規模要大一些,有土地、有廠房,還有100多名工人,但是融資難,依然是擺在蔡雷面前的一道坎。

  海門市家紡廠廠長老闆蔡總告訴記者,全力以赴做一個品牌,拋棄我們原來的老客戶,批發市場這一塊,你可能最起碼要有3000萬到5000萬,要想推一個品牌出來。

  在海門,大部分家紡企業都是做批發生意,利潤單薄、競爭激烈,産品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弱,政府鼓勵企業轉型升級。

  佘主任告訴記者,海門同其它地方一樣,企業要發展,轉型升級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説你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老是抱著這樣一個産品,老是做這樣一個産品,或者老是這樣一种經銷的模式、經營的方式,你這樣是走不長的。

  蔡雷開始嘗試轉型升級,志在打造自己的家紡品牌。但是他漸漸發現,做品牌的資金需求量非常大,走投無路的他想到求助於銀行。

  然而,儘管有固定資産作抵押,能從銀行貸到的錢也是杯水車薪,跟資金需求量相比,相差甚遠。

  海門市家紡廠的蔡總告訴記者,我們現在的這批固定資産抵押就能貸這麼多,比如説一千萬,一千兩百萬,這是最多了。

  海門市家紡織品公司的董事長沈總説,原來不是貸款銀行可以像我們中小企業可以貸一部分的資金,現在銀行國家控制以後,貸款比較緊張,貸款也不好搞。

  沈健的工廠主要是從事家紡外貿加工,他也感覺到今年的融資環境格外艱難。無奈之下,只好通過壓低産量來降低資金壓力。

  佘尙兵説,我們海門産品外銷比較高,一般銷售的都是在外地,或者是在國外,生産的資金的週轉週期相對來説時間比較長,兩三個月時間是正常的,所以這塊相對來説資金需求量就比較大。

  二、資金的短缺造成企業難以成長

  由於缺乏足夠的週轉資金,很多海門的小微企業有單不能接,有好的項目也不能開工,生存都成問題,就更談不上發展壯大了。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融資難的問題,今年海門的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著金融危機之後,最為艱難的市場環境。資金的短缺,讓海門的小微企業有單不能接,有好的項目也不能開工,機遇白白流失,企業自然也就無法成長。

  這裡是海門市疊石橋家紡城,這個家紡城所在三星鎮聚集著2500多家企業,其中70%的屬於外貿加工企業。

  沈總説,現在生産國外的銷售量不足,所以説我們一般8個小時生産就可以了,前期我們每天晚上加班,現在國外的需求量沒有這麼多,勢必導致我們的生産要受一定的影響。

  沈健是這家紡織品公司的董事長,他們的産品主要銷往南非等國家。他告訴記者,因為受到國際金融動蕩的影響,訂單減少,他們現在根本不敢滿負荷開工。

  王秀國是海門市三星鎮上另一家家紡企業的老闆,在他工廠的倉庫裏,記者看見本來要銷往XXX國的棉被,如今卻成山地堆積在倉庫裏。

  王秀國的工廠主要從事家紡産品的生産批發,他告訴記者,這些成品被都是今年六七月份生産出來,預備今年秋冬旺季出手。

  王秀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今年市場一下子萎縮地這麼厲害。他告訴記者,這些貨再過一個月賣不了,那就是來年再賣,這些産品全報廢,就等於是要虧,一半要處理,因為冬季産品來年都變新款式,這些不可能再做了。

  根據海關總署2011年11月10日對外公佈的外貿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增長24.3%,當月貿易順差170.3億美元,收窄36.5%。這意味著大量商品沒有按計劃完成出口。家紡是海門工業經濟的主導産業,其中大部分是外貿加工企業,因此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不僅外貿需求下降,受人民幣大幅升值等因素影響,企業的利潤更是減少了一大半。

  沈總對記者説,比往年少得多了。比往年利潤上可能要少了三分之二。主要就是匯率變化以後,國內的原材料漲價,對我們外貿企業衝擊很大的,像我們一般的利潤在10%。

  今年達不到,最多3%到4%。

  沈健告訴記者,今年這種狀況之下,根本不指望能賺錢,他們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生存下來。不求一年要掙幾百萬,五百萬或一千萬,我們沒這個目標,先把這個企業生存下來。

  海門市三星鎮家紡企業的王秀國説,按這樣下去,就連我們常年的費用,基本費用都出不來。出口呢比較利潤還很低很低,幾乎就沒有利潤,就有點退稅,去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就是維持,現在就是維持,能夠維持就是,在我來講就是不錯了。

  王秀國做家紡加工已經有近20年時間,他告訴記者,現在就是吃著老本艱難維持,而他現在感覺最頭痛的,不僅有市場需求的萎縮,招工也是個大難題。你像我每年光做這種平縫車的,光平縫車工不低於40到50人,但是現在已經萎縮到只有10人。這10個人還是勉強留下的,反正留工人是有多方面原因,因為現在工人一個就是説他有可能你稍稍生意淡一點,工人現在比較挑剔,因為工人缺,都是寶貝,他到哪之後,心情一不好,你有地方管理不上去了,他稍稍心有不順了,他就走了,你硬留是留不住的。

  一方面是市場需求萎縮,另一方面工人難招,這樣以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王秀國告訴記者,現在每個企業都面臨的是工人太少,就是説大單不敢接,而且本身成本就低,就是接利潤很低、很薄的,加上工價又很高,你再外發,就完了,只能看手裏這幾個工人,一點一點接一些比較適合自己的單子做,挑單子做,多的單子不敢接,只能説扔掉,這樣原有的客戶就流失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家紡企業舉步維艱以外,在三星鎮家紡城這一帶,一些配套企業也受到很大影響。

  海門市彩印包裝公司的總經理張總説,我們今年的盈利,可能按照同期銷售額的話,盈利比例來的話,要減少30%到35%之間的盈利能力。

  張輝是一家彩印包裝公司的總經理,他們公司主要為周邊一些家紡工廠提供彩印和包裝品生産。張輝認為,他們今年盈利大幅降低,除了受到家紡行業的傳導,也與市場的大環境有關。有一部分被銀行這塊利息提高要吃掉,第二塊被工人工資增長,剛性增長消耗掉一部分,第三塊是被原材料上漲消耗掉一部分。那現在很多中小企業沒有盈利都有可能,就是為銀行幹活,絕對存在的。

  施衛華告訴記者,周邊外貿工廠的不景氣,也傳導到了他們這樣的小工廠,目前最擔心的也是企業的生存問題。尤其是今年好像整個國際環境都不行,需求量很少,就是業務量少,單子少,訂單少了,比如説11月份有十萬條被子,今年就沒有那麼多,也就五萬條,需求量減少,需求量一少,我們這邊肯定少,關鍵是需求量少。

  施衛華表示,他們這種規模的企業,利潤本來就低,今年這種狀況,他們只能是勉強維持生産。現在我們沒利潤的,基本沒利潤,就是把工人養活,能夠挺過去就可以,這幾年,今年、明年不可能賺錢的,環境好了再賺錢。

  施衛華告訴記者,在他們三星鎮,類似的情況並不在少數,他們都在硬挺。比我好的也有,比我差的也有,我們都面臨著同一個情況,但是沒辦法,只好挺過去,你投了這麼多,總不能半途而廢吧,你這個機器設備150萬拿來的,你現在賣出去50萬都買不到,那你只能挺了。

  三、成立擔保公司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訂單驟減一半,企業産能嚴重不足。不但工人留不住,就連成本也收不回來。這是讓諸多家紡企業倍感煎熬的一件事情。同時企業開工不足首當其衝會對當地經濟産生不利影響。為了幫助小微企業度過難關,當地政府開始了新的嘗試。

  江蘇海門這個國內數一數二的家紡城現在正面臨內外交困的壓力。對內沒有足夠的資金週轉,對外拿不到足夠的訂單。如果這樣惡性循環下去,眾多小微企業只有死路一條。拯救小微企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中的重中之重。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地處長三角製造業聚居區之一的海門市,中小企業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很多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産。

  海門市金信擔保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黃士忠告訴記者,就是300萬的資金把一個廠破産了,銀行到一般逼錢沒有,然後就進入破産,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南通市也出現了一個旅遊資産,很大的旅遊資産,年銷售在10個億,因為幾千萬的資金斷裂所以也破産了。

  今年61歲的黃士忠是原海門市財政局副局長,現任海門市金信擔保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之所以對金融危機那段時期印象深刻,就是因為這兩個角色的轉換。2008年,本來已經從財政局任上退休下來的黃士忠,被海門市政府領導拉了回來,希望他籌備成立一個政府背景的擔保公司,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作為海門市金信擔保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黃董告訴記者,因為銀行系統對信用擔保已經很嚴格,一般的企業信用擔保都不行了,只有通過一個仲介的,有政府背景的擔保,金融系統才同意給信用擔保,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也被逼的沒辦法,只好成立一個擔保公司,幫助海門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2009年11月,由海門市政府出資3000萬,一些實力企業入股4400萬組建的海門市金信擔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今年年初,海門市政府再增資500萬元,加上新老股東再入股4400萬元,金信擔保公司註冊資金達到了1.18億元。黃士忠告訴記者,正是因為有政府注資的背景,通過他們這樣一個擔保公司,等於是間接降低了中小企業貸款的門檻,同時也降低了銀行風險。我們賬上有1.35億元,我除了保證金以外,全部存進銀行的,全部是存單,我這個資金是一分都不出去的,所以銀行對我們很放心的,我資金都在你那裏,你怕什麼東西。

  據了解,金信擔保公司成立兩年以來,總共為260多家企業,460筆貸款,提供了信用擔保。擔保的總貸款額度達到了12億元。這家工廠就是受益的企業之一,三個月前,老闆施衛華通過金信擔保拿到了100萬元的銀行貸款,度過了難關。

  海門市三星鎮無膠棉廠的老闆施衛華告訴記者,當時是很大的一個問題,當時我從甘肅平涼接了一個單子,那個是國家民政部的一個救災棉,那個時間比較緊,但是原料還沒有到位,必須要有錢,如果沒有錢你緩幾天就不能按時交貨,後來從那邊貸了一下,這個燃眉之急就解決了,沒有它我平涼的單子接不下來。

  記者了解到,在他們金信擔保公司中,很多企業股東,都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的陣痛中走過來的。

  作為金信股東的楊柳説到,當時的情況非常糟糕,當時我們市委市政府以及開發區的領導幫我多次跟銀行協調,幫我想辦法解決這個資金問題。在2009年下半年我的企業就是緩過勁來了。

  採訪中,金信擔保公司董事長黃士忠告訴記者。他現在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海門市中小企業應急互助基金協會的秘書長。這個協會主要採取抱團取暖的辦法,讓一些小企業自願入會,通過應急基金,解決一些臨時性的應急資金問題。採取會員制入會的可以享受,不入會的不能享受,並且我們入會了以後也有一定的標準的,最低是10萬,然後我可以放大10倍,給你100萬的過橋資金,最高是50萬,最多放500萬,這樣就是中小企業基本上能夠把他們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目前,參加應急互助基金協會的企業總共有98家,企業募集資金2600多萬,海門市政府出資1000萬元。成立一年多年來,已經有72家企業使用過基金。基金使用效率也非常的高。

  金信擔保公司董事長黃董説,現在一直是緊得不得了,就是企業的需求量太大,我們可以講每天都在計劃著今天給誰,明天給誰,都要把他們排好計劃,所以我們叫他們把還貸的時間提前半個月告訴我們,然後我們可以策劃,每個月最高峰的時候,用到一個月了,基本上都是9000多萬。

  僅僅是今年1到11月份,應急互助基金累計已經為72家會員企業提供過橋應急資金近9億元。

  金信擔保公司董事長黃董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海門在這方面,進(銀行)黑名單的企業幾乎很少很少,我們這裡面也受到一定的,我們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半小時觀察:

  一個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因為缺少幾千萬週轉資金,只能破産清算,這樣的消息聽起來讓人非常惋惜。同時我們看到僅僅100萬元的週轉資金,就能救活一個企業。可見,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微企業,缺錢是永遠的命題。而小微企業天然存在著規模小、管理不到位、抗風險能力差等致命的缺陷,所以在融資方面永遠會處在劣勢。海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用互助方式,用誠信體系約束企業並幫助企業度過難關。這些辦法值得稱道,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任何企業都是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資金、瓶頸、人才、管理等等都是繞不過去的門檻。企業家堅持下來,企業就做大做強;堅持不下來,企業就會倒閉破産,這是市場經濟殘酷的商業法則。我們希望眾多小微企業脫困,也希望一部分小微企業在危機中戰勝自己,戰勝對手,找到一條更加穩健的發展之路。

熱詞:

  • 經濟半小時
  • 走基層
  • 小微企業
  • 調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