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每經實習記者 楊柳晗 發自北京
用電旺季來臨,電價上調的預期也逐漸增強。
11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家電力諮詢機構獲悉,多家發電集團正在協商遞交報告,請求改善當前煤價過高造成的火電企業虧損狀況。但這一消息尚未經過上述企業證實。
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當前火電企業運營壓力、現金流與2008年最惡劣時期相當,部分地方甚至更加惡化。截至10月末,火電行業再次面臨虧損風險。因此,提升火電上網電價迫切性再次增強,預計年內上調部分地區上網電價的可能性較大。
電價上調預期增強
從電力企業三季報可以看出,前三季度電力板塊利潤額同比下滑逾26%。其中,佔據較大比例的火電行業1~9月實現利潤總額104億元,同比下降50%,7~9月利潤額同比下降幅度更是達到58%。同時,《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據中電聯初步測算,環保標準的提高將每年增加火電廠900億~1100億元的運行費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界獲悉,在脫硝電價尚未出臺的情況下,電力企業很難在已經嚴重虧損的情況下承擔如此大的運行成本。如不及時上調電價,已經虧損嚴重的電力企業將更加缺乏發電積極性。
就在行業陷入低谷,直面可能出現的如2008年那樣的行業性虧損危機之時,電價上調的預期卻突然強烈了起來。近期,電監會與中電聯相繼預警今冬明春用電趨緊風險,並預計南方四省及華中地區電力缺口將擴大,部分省市將再次面臨拉閘限電的考驗。有媒體甚至報道稱,有關部門近期已將電價調價方案上報,電價調價方案近期獲批的可能性較大。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的電力短缺,火電企業虧損嚴重,現在上調電價還是比較現實的。電價遲早都是要上調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現在火電企業的虧損加劇,使得加大發電的計劃難以持續,缺電問題是政府最關心的事情。”林伯強告訴記者。
“火電在我國電力結構中的比例超過70%,一旦火電板塊出現問題,將會進一步加劇電力供應緊張狀況,並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認為。在我國,火電在發電量中仍佔主導地位,今年前三季度,火電在發電總量中超過80%。火電出力的下降帶來的影響是比較負面的,對於國內的電力供應必然會産生消極作用。
據了解,今年4月10日,發改委上調了12個省份上網電價,上調幅度在2分/千瓦時左右。6月1日,發改委又上調15個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業界人士指出,考慮到電力企業的虧損是全國範圍的,因此調價範圍可能不再限于局部。
數據顯示,1分/千瓦時的上網電價提升可以覆蓋約25元/噸原煤價格上漲的成本壓力。以平均水平測算,上網電價上調2分/千瓦時,電力企業盈利可恢復至2010年末的水平。
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一位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如果全省的電力缺口達到300萬到400萬千瓦,那麼山西電價上調的可能性就很大。
據媒體報道,煤價持續上漲而電價漲幅不大,導致火電企業虧損嚴重,發電積極性不足,而且無資金採購煤炭,發電機組因缺煤而停機的情況時常發生。
國家電監會11月3日通報的2010年度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專項監管情況顯示,約半數省份存在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利用小時數低於30萬千瓦級機組的不正常現象。
上調電價或助推煤價上漲
而面對社會用電需求的增長,電力企業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高企的煤炭價格不斷吞噬著電企的利潤空間。宛學智認為,在電力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的條件下,上調電價反而成為煤價上漲的助推力量,從而抵消電價上漲帶來的好處。
據中國電力新聞網報道,由於煤價上漲,電價未及時得到疏導,很多發電企業為了降本增效保利潤,安全生産項目資金的重要性被放在電煤成本之後,隱藏了多種安全隱患。
此外,火電企業為了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目標,投入了鉅額資金實施脫硫脫硝以及增容改造,但煤價上漲造成了火電企業嚴重虧損,火電廠技改帶來的效益也被煤價上漲所覆蓋。
“煤炭價格充滿不確定性,即使現在上調電價仍然無法解決冬季電力短缺問題。對虧損電企而言,也只是一種緩解作用,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電力企業的虧損問題。”林伯強表示。
我國火電企業80%以上的成本來自煤炭採購,另外有15%的成本是設備折舊費。由於今年上半年動力煤漲幅比較大,目前火電企業的成本壓力非常大。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部分省市火電上網電價上調後,火電的盈利能力獲得短暫改善。第二季度全部火電上市公司毛利率環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至12.4%,凈利潤環比增長368%。但隨後煤價的上漲侵蝕了電價上調帶來的收益,第三季度全部火電上市公司毛利率環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凈利潤環比下降52%。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燃料成本上漲是造成公司盈利下滑的重要因素。若此次調價預期落實,將對緩解短期電荒,提升電力企業業績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根據以往經驗,電價提升帶來的利潤空間可能很快又會被上漲的煤炭價格所吞噬。
宛學智指出,電價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競價上網,通過輸配分離構建一個競爭性的供電市場和配電市場,發電企業根據成本變化和市場供需確定電量和電價,而非一刀切的採取政府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