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寬帶壟斷掀改革呼聲 競爭引入促降價有望

——CNTV獨家對話電信政策專家高紅冰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3日 1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705BD7A5D504d949111973224993567

背景:2011119日,國家發改委證實,已就寬帶接入問題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情況已經基本查明,如果事實成立,這兩家通訊業巨頭將面臨數億元至數十億元罰款。這是中國反壟斷法2008年生效以來國家第一次啟動涉及大型央企的反壟斷案。

 

中國網絡電視臺就這一事件獨家專訪了電信政策專家高紅冰,對這一事件的影響和意義進行了分析和解讀。高紅冰直指,寬帶接入市場的壟斷運營體制,不僅阻礙到本行業內部的健康有序競爭,損害了用戶的消費權益,還已極大地阻滯了中國戰略新興産業的發展,應當予以破除。

 

在高紅冰看來,想要徹底破除寬帶接入市場的壟斷體制,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寬帶市場改革和監管力度,推動電信、聯通兩大寬帶接入“雙寡頭”逐步開放市場,扶持更多的運營主體加入市場競爭,監督處於壟斷地位的運營商,並最終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提升運營商的服務質量,降低資費價格,以更好地支撐國家戰略新興産業的發展。

 

“如果未來上述措施得以全面落實奏效,那麼中國網民完全有機會像香港居民一樣,享受‘1Gbps帶寬199港幣(約合162元人民幣)包月’的待遇,而不是像現在北京1Mbps寬帶(1Gbps=1024Mbps)包月就要150塊!。”高紅冰表示。

 

電信聯通壟斷事實確鑿  “與消費者無關”説辭荒唐

 

CNTV本週三,國家發改委表示著手調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涉嫌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從目前各方呈現的消息來看,您是否認為這兩家公司存在著壟斷的事實?依據在哪?

 

高紅冰:根據《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判定一個企業是不是壟斷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看這個企業是不是在市場中佔有支配地位;但市場佔有率並不是判定壟斷的唯一標準,關鍵是要看這一壟斷企業是否針對弱勢競爭者,濫用了其壟斷地位,採取了不正當的市場行為,如果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相關部門就可以認為企業的壟斷是成立的。

 

CNTV那麼電信聯通是否滿足這兩個“判定條件”?

 

高紅冰:在之前央視的報道當中,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在公佈調查的進展之時,已經指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寬帶接入領域的市場份額加起來超過了2/3,滿足“在市場中佔有支配地位”的判定條件,所以必須要受到《反壟斷法》的約束。

 

而根據我們的調查與研究,在某些區域市場上,這一數字甚至更高,因為與其他行業壟斷形態不同的是,寬帶接入的市場的壟斷是以地方割據形態存在的。比如説中國聯通在北京的市場份額幾乎近於獨家壟斷。從全國來看的話,中國電信佔有南方21省的固網寬帶市場,中國聯通是佔有北方10省的固網寬帶市場,是各自佔有的割據市場。

 

另外,回到“他們(電信聯通)是否有‘濫用了其壟斷地位’”這個問題上來,由於存在著割據壟斷的狀況,電信與聯通之間的互聯就成了大問題。因為兩家公司的網絡如果需要連接起來,就需要很多的直連電路或者是通過交換中心進行連接。而本次發改委調查公佈的數據顯示,電信和聯通之間的互聯互通狀況非常的不好,要遠遠的低於目前工信部規定的互聯互通的帶寬的時延或者丟包等其他服務標準。

 

而如果網絡互聯沒有達到標準的話,對消費者的巨大損害其實就已經産生了。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針對專線的接入用戶來講,例如各個部委的信息中心、各個國有大企業的信息部門或者是信息機構等,在需要區域之間的寬帶接入時,由於電信與聯通的兩個網絡之間的連接質量不好,就必須要用專線分別連接到這兩個網絡,那麼就會造成一個巨大的資源浪費,或者説是給這些的用戶製造了巨大的選擇障礙;另外,對於普通的家庭用戶來講,比如北京的聯通用戶去訪問南方中國電信的網絡,你就要先跨過北京聯通的網,用通過互聯互通的帶寬到南方中國電信的網站上進行訪問,但由於互聯互通的通路很窄,就會出現有時候連得到,有時候連不到的狀況,這直接就會導致普通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出現障礙,權益受損。

 

打破價格歧視、開放市場競爭 促國內寬帶走向“價低帶寬”

 

CNTV發改委在本次調查當中,特別提到的一點是電信聯通的“價格歧視”問題,您是怎麼看這方面的問題的?

 

高紅冰:我們剛才談到這兩家運營商加起來已經佔了市場超過2/3的市場份額,處於市場支配地位的情況下,它有沒有壟斷行為?它壟斷行為表現在哪兒?就是表現在中國電信和聯通對不同的用戶採取不同的價格,根據我的判斷,發改委將就“價格歧視”這一行為表現,對中國電信和聯通的壟斷行為形成一個裁定。

 

所謂“價格歧視”,就是電信和聯通把不同的用戶分類後區別對待,其中一類用戶就是跟他們有競爭關係的“弱勢運營商”,比如説長城寬帶、歌華有線、鐵通等,這些運營商沒有中國電信和聯通的行政性的資源,還有國際性出入口的帶寬,當這些運營商需要接入服務時,電信和聯通就會採取更高的價格,並且指定必須由集團審批,必須到指定的北京、上海、廣州等三個節點接入,但是由於需要更高的互聯互通的價格,弱勢運營商的運營成本也就加高了,成本高直接造成了發展門檻,弱勢運營商永遠也發展不起來;而對於那些沒有競爭關係的運營服務商,像新浪、搜狐、騰訊這些大的互聯網絡公司則給予一個低價。發改委調查可能也發現這裡頭是有歧視的,所以對他們進行裁定。

 

CNTV那麼,目前我們想要達到您所説的網絡融合互通,還需要做出那些方面的努力呢?

 

高紅冰: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一些方法,有一些措施是要去採取的。首當其衝的就是要將這兩個運營商之間互聯互通的帶寬加大,要把它互聯互通的障礙給它解除掉了。目前設定的互聯互通的資費是在2007年參照2006年國家的標準去制定的,相對較高,這幾年發展過來了,已經滯後了,所以就需要及時的去調整這兩個網之間互聯互通的帶寬指導價格。

 

其次,最關鍵的第二個安排,就是需要政府的監管部門、主管部門要去扶持新的競爭者或者運營主體進入這個市場參與競爭,具體的做法是,讓佔市場支配地位的運營商提供出30%甚至50%資源開放給那些弱勢運營商去使用,而且給他們的價格要打折,比方説30%的折扣甚至是40%的折扣,而且一定要允許弱勢運營商做穿透帶寬,所謂的穿透帶寬就是弱勢運營商的用戶在接入到電信網後,可以穿過這個網絡到聯通網去訪問,使得弱勢運營商能夠組成一個獨立自治的網絡系統。為此,必須穿透帶寬要合法化並且質量必須要得到保證,如果強勢運營商不能保證這一點的話,弱勢運營商的服務就沒法去做。

 

還有一點就是,強勢運營商有很多佔有市場支配地位的行政性的資源。比方説國際出入口的帶寬。而政府應對這些服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管制和監控,就是所謂實行我們所説的“不對稱管制”,以此去幫助弱勢運營商去發展,打造一個有多家的服務商存在,多個經營主體存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以香港市場為例,有十幾家,將近二十幾家的寬帶服務商是可以拿到基礎運營商牌照的,運營商通過競爭就一定會出現一個更低、更合理的價格。

 

在香港,包月享受1G帶寬只需要199港幣(約合162元人民幣),而在北京1Mbps寬帶(1Gbps=1024Mbps)包月就要150塊!為什麼價格降不下來,就是因為沒有充分的競爭。所以要去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要引入更多的經營主體進到這個市場裏頭來,同時配套措施是什麼呢?就是政府主管部門一定要對這個壟斷性的企業加強監控、加強監管,要實行不對稱管制,好好看住在市場上處於壟斷支配地位的公司,他有什麼違反《反壟斷法》的,就要做出處罰,進行糾正,那麼,對於弱勢的運營商就要政策上要扶持它,要有市場支配的運營商開放它的通信基礎設施的資源,給這些弱勢運營商去使用。

另外,還可以借鑒的一個就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做法,引入政府還要對寬帶産業加大投資,美國在2008年以後實行的“高帶寬計劃”,大概累計兩次投資了300億美元,這些錢大部分用於了採購寬帶運營商的服務,刺激市場的需求,讓他得到更好的發展。加大對寬帶産業的投資,經濟的外部效應就會則增加,就會使國家經濟的其他産業部門,包括戰略新興産業的發展得到極大的好處。

 

寬帶壟斷阻滯“互聯網強國”戰略  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具破冰意義

 

CNTV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發改委此次反壟斷調查的意義不僅僅是單個行業性事件,還對中國的整體國計民生大有裨益,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高紅冰:我們國家在“十二五”期間要打造戰略新興産業,戰略新興産業無論哪個行業,都跟網絡直接相關,所以中國要建設成一個互聯網的強國,如果我們的寬帶基礎設施不能夠去迎接這個挑戰,不能夠很好的服務好的話,這個瓶頸無疑是會拖我們的後腿的。另外,我們的産業經濟在跟發達國家去競爭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寬帶基礎設施不能夠充分的競爭、開放的話,也會成為我們國際競爭中的一個短板,這兩個短板會嚴重的影響制約到我國國家戰略,所以,站在這個高度上來講的話,寬帶這個瓶頸一定要去打破,寬帶的壟斷體制一定要去打破,所以依據《反壟斷法》,發改委做出這樣一個處罰,我覺得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時的。

 

發改委這次的處罰如果最終得以下達,我認為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首先,這是《反壟斷法》出臺三年後,對國有企業第一次實施了反壟斷的處罰,因為反壟斷法的精神核心就是讓處於市場支配地位的公司有所約束,而不是肆無忌憚的濫用自己的市場支配地位。而且懸劍本身是讓這些處於市場支配地位的國有企業都要認真地學習《反壟斷法》,看看自己、檢討自己是不是有違《反壟斷法》的行為。而且,市場化的機制也將有助於國有企業提高它的市場競爭能力,而不是光靠行政的資源而不去發展市場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國企的下一步市場化的競爭實際上是一個巨大推動和促進作用。

 

第二就是寬帶接入市場的瓶頸影響我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我們的國家的戰略新興産業,影響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主戰場,它的問題如果解決好了,對於我們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從這一意義上講,發改委的這次反壟斷調查是無論怎麼肯定都不為過。

 

寬帶接入反壟斷   降價有望

 

CNTV在我們網絡調查當中,也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質疑:電信行業已經是經歷四次改革,但是其他行業都沒有這麼大的改革力度,為什麼這次反壟斷還是要針對電信行業呢?

 

高紅冰:實際上並非是哪個行業改革的次數越多,它就競爭得越充足或者是就不存在壟斷了。判定一個企業壟斷的事實首先是要看相關的市場。而電信聯通相關的市場是什麼呢?就是寬帶的接入市場,這些市場雖然也有一些其它的服務商存在,但是他們的市場佔有份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在這個市場裏頭基本處於一個“雙寡頭壟斷”的局面,這樣的一個體制如果不去解決的話呢,不去破除的話,它是對所有的消費者,對整體的國民經濟都是一個瓶頸,因此,只要這兩個運營商南北兩地相關市場互聯互通的問題矛盾還存在,問題未解決,我們就要對它進行再次的改革,去推動壟斷體制問題的解決,如果過程中,企業在相關的市場上違反了《反壟斷法》,《反壟斷法》就會對它進行處罰。

 

CNTV如果這些瓶頸都被打通,未來可期待的資費降幅和網速的提升空間大概有多少?

 

高紅冰:什麼時候我們剛才講到的幾條措施能真正奏效,包括互利互通的問題、引入新的競爭者的問題、政府對壟斷企業的監管等這幾大問題都能得到好的解決,消費者享受“一個G的帶寬199港幣包月”的期望是可以指日可待的。

 

(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周紅艷 史江鑫 李瑞)

 

熱詞:

  • 電信
  • 聯通
  • 寬帶
  • 壟斷
  • 改革呼聲
  • 競爭
  • 引入
  • 降價
  • 有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