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儘管對於歐盟的茶葉出口新規,茶廠茶商反應不一,但很多人還是感到,隨著茶葉産量逐年增加,國內市場飽和之後,拓展國外市場還是一條早晚要走的路,那麼,現在我國的茶葉出口總體情況怎麼樣?出口究竟面臨哪些難題?繼續來看報道。 2010年中國茶葉産量137萬噸、出口30。24萬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産國和第二大出口國,但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這個出口量其實並不理想,自2005年以來,我國茶葉出口量一直徘徊在28-30萬噸左右,近幾年基本沒有增長,更重要的是,茶葉的出口價格也始終處於低端。
中國社科院茶産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堯告訴記者,我們中國茶在國際上平均銷價是偏低的,大概每公斤是兩三美金,和賣原料一樣。
中國茶葉公司副總經理危賽明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出口的價格是太低了,去年全國茶葉出口30.2萬噸,才7.8億美元,不到三美元。綠茶更低,才兩美元多一點點。 危賽明表示,這個價格,在前幾年對於茶葉出口企業來講,還有一些利潤,但近兩年國內生産成本一路上漲,加之國外檢測費用增加,現在企業幾乎是無利可圖,甚至虧本。那麼,作為全球第二大茶葉出口國,中國為什麼沒有國際茶葉價格的話語權呢?
中國社科院茶産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堯告訴記者,國際上80%以上人喝紅茶,我們出口80%是綠茶,有産品結構的問題。 陸堯介紹,目前國際市場以紅茶消費為主,而我國出口量最大的是綠茶,此外,國外市場更青睞粉末狀的袋泡茶,而中國茶葉更講究色、形、味,此外國內企業的惡性競爭也有很大關係。 浙江省茶葉集團總經理毛立民告訴記者,無序競爭的現象,對我們來講都是無序競爭的現象。
雲南某茶業公司市場主管楊富周告訴記者,最大衝擊可能就是價格衝擊。
出了低價競爭之外,出口茶葉的質量安全因素也非常突出。包括農藥殘留、有害重金屬殘留、有害微生物、非茶異物和粉塵污染等方面,歐盟、美國、加拿大已將有害微生物限量標準作為試檢項目,日本要求茶葉中不得檢出任何非茶異物。針對這些安全問題,專家指出,茶葉的質量安全問題要從生産源頭控制做起。茶葉生産企業更應該增強茶葉安全意識,提高茶葉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制定行業內嚴格的、統一的標準,才能遏制住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
雲南某茶業出口公司市場主管楊富周告訴記者,我們的檢測標準相對來説,在全國在全球來説,還是屬於偏弱,比國際上還是偏弱。
福建茶葉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危賽明告訴記者,第一滯後,(國內)有的標準還是八十年代標準。這就跟國際方面不接軌,第二呢,我們標準有衛生部出的,還有農業部出的,甚至我們的國家質檢總局出口的檢驗還有標準。有的標準相互矛盾的,比如説像我們在無公害茶葉當中的限量應該是0.1,在我們國家農業部是禁用的,但是我們在流通過程當中又沒有強制性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