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地方財政赤字已超1.7萬億 央地財權改革呼聲再起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8日 14: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從已公佈的數據來看,前三季度超過80%的省區市出現財政赤字,位居前五名的省區均超過千億元。其中河南省赤字規模最大,緊隨其後的省區包括四川、湖南、安徽和新疆。   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支相抵盈餘12182.77億元,31個省區市的財政卻出現高達17638.09億元的“赤字”。地方政府的“錢袋子”沒到年底又出現了“大窟窿”。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地方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正式公佈完畢,記者統計發現,只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5個省市財政收支實現盈餘,剩餘的26個地區皆出現負債,且最大“赤字”規模為其收入的近5倍。

  分析認為,樓市調控導致的賣地難以及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財政支出加大是導致今年地方財政赤字量增大的新問題,而中央財權過於集中、地方政府財權和事權不匹配等固有原因,也將使得地方債務出現風險的幾率加大,未來我國應通過理順中央和地方財權關係,並給予地方政府穩定收入來源等方式來控制地方債務規模。

  超八成地方財政“入不敷出”

  從已公佈的數據來看,前三季度超過80%的省區市出現財政赤字,位居前五名的省區均超過千億元。其中河南省赤字規模最大,緊隨其後的省區包括四川、湖南、安徽和新疆。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上述五省區赤字總量最大,赤字比例並不算高,反而是一些財政收入並不高的地區,財政支出額度甚至是財政收入的近6倍。以青海省為例,今年前三季度,青海省總計財政收入為118.44億元,而其支出則高達682.97億元,支出收入比為5.8:1。

  事實上,地方政府大規模負債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今年前三季度。記者翻閱2010年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賬本顯示,所有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皆是入不敷出,其中四川省赤字規模居榜首,高達2681.5億元。

  “隨著年底債務結算期的到來,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結款日的臨近,加之固有的歲末突擊花錢習慣,全年的赤字比例肯定會越來越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預測。

  花錢地兒多 賺錢路被堵

  “今年地方政府赤字規模的加大,説白了就是花錢的地兒太多,賺錢的路又被堵上。”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所謂花錢的地方太多主要是保障性住房的大面積開工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加之産業機構升級、節能減排方面的資金投入,地方政府的錢袋子肯定有些受不住。

  加之持續了一年多的樓市調控引發的全面性住房銷售下降,開發商對土地需要預期的改變。比如不少地方土地成交量及價格迅速下降。這種情況不僅立即影響到各地方政府當年的土地財政收益,更影響到了包括契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等稅收的收繳,而由於上述兩部分在地方財政收入中佔比較大,收入勢必受到影響。“這也是此前限購令擴容時一再遇到地方政府抵制的核心原因。”易憲容表示。

  除了花錢的地兒太多,賺錢的路被堵以外,中央和地方財權和事權不匹配也是導致地方赤字規模不斷攀升的因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告訴記者,目前地方政府承擔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與這些發展任務相比,地方政府並沒有大量的財政支配權。

  中央地方財權改革是關鍵

  不斷加大的赤字規模以及此前已經埋下的地方債務風險,隨著雪球越滾越大,風險也越發顯現。

  “靠大量借債維持運轉,這種發展方式不具備可持續性。”中央財政大學財政學院院長王雍君分析認為,考慮到地方政府收入目前普遍高度依賴土地收入、房地産及相關産業稅收,而房地産市場幾乎不可能迅速恢復繁榮,則地方政府的財政困境還在後面。

  王軍也擔心,由於財政困境的加劇,地方政府一些抵制宏觀調控的伎倆可能會越發凸顯。王軍提別提醒,對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而言,其自身具備平衡赤字的能力,並且把還債納入預算後,可能不出現債務違約的風險,但對一些欠發達地區而言,如果任由債務規模擴大,金融風險就會爆發,政府信用也會降低。

  對此,王軍建議,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中央將財權逐步下放,給予地方政府穩定的收入來源,以讓地方政府能有長期可持續的收入。不過,在王雍君看來,財權改革需要一定過程。現階段,中央政府需要給地方政府設定一個財政支出比例,並通過第三方機構監督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狀況,以讓地方債務不再繼續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國務院下發通知,允許四省市自行發債,然而對於這樣一個通過發放新債務解決老債務的方式是否是最好的解決渠道,尚需實踐的考驗。

熱詞:

  • 赤字
  • 赤字規模
  • 地方財政收入
  • 財權
  • 地方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