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編者按
歐債危機蔓延、全球經濟衰退憂慮加重,使得此前曾風光無限的大宗商品一度“顏色盡失”,但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經濟前景相對穩固、國內政策也顯現鬆動跡象,這些都挑動著大宗商品的價格敏感神經。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向不僅影響國內相關産品走勢,也左右著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本報自今日起特推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上市公司影響系列報道。
4月份以來,石化市場一直處於回調期,樂觀者預期中的“金九銀十”成為“冷九寒十”。分析人士認為,在沒有政策調整利好的前提下,中短期內石化市場走勢依然不會太樂觀,對於四季度不要抱有太高期望。相關上市公司下半年的業績預計會低於上半年。
需求下滑市場低迷
從油價表現看,石化市場依然有一定的成本支撐,但是歐債問題揮之不去、國際大宗商品局勢不穩、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導致石化産品需求下滑。分析人士認為,需求下滑是石化市場表現低迷的重要原因。
上周,國際原油一路下滑,只有在10月18日,因美國股市受銀行業績推動上揚,蓋過了中國成長不及預期和歐洲債務問題的影響,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收盤價升至一個月來最高水平。生意社分析師李宏認為,國際原油期貨面臨多空交織的形勢,未來有望維持每桶85-90美元的區間整理。
成本方面的支撐並不能阻止石化市場走勢低迷。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石化市場一直處於回調期。上周,12種産品中,4種産品上漲、8種産品走跌,上漲産品漲幅最大不超過1%;68個化工品中,價格上漲産品6個,持穩的産品22個,下跌的産品40個;20種橡塑産品中,除4種産品價格保持平穩外,餘下16種産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合成橡膠和通用塑料等7種産品跌幅超過3%。
生意社分析師認為,石化市場仍處在下跌通道之中,四季度難有太好的行情,未來企穩回升需要等宏觀經濟情況出現改善,需求下滑是困擾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悲觀者認為,國內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已經確立,而見底的時間可能得等到明年。
限産保價無力回天
為了應對市場走勢疲軟,很多企業採取了限産保價的措施。生意社分析師張明認為,儘管這種做法可以延緩價格下滑的頹勢,但是在沒有重大利好出現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市場的頹勢。
貿易商方面的情況顯示,近兩三個月以來,市場交投十分清淡,持幣觀望、減緩採購的速度成為比較主流的做法,有的貿易商甚至已經長達七個月沒有“拿貨”。為防範採購來的貨物迅速貶值的風險,大經銷商和廠家紛紛採取“承兌”的方式採購,即等待産品賣出去之後再向供貨商付費。
市場走勢的持續低迷已經影響到上市公司的業績。據券商分析師測算,基礎化工行業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業績同比仍然增長,但環比開始回落,較為明顯的子行業有化纖、聚氨酯、氯鹼、純鹼、氟化工等。由於化工品需求在9-10月的恢復程度低於預期,價格仍呈下滑趨勢,預計第四季度盈利環比仍將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