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攢夠錢才買房落伍了 細數傷不起的購房心態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7日 11: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騰訊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金九銀十”正值樓市銷售旺季,對於購房者來説,買房無非就是選擇期房、現房和二手房,但在購房時,有些購房者卻常常存在誤區。

  心態一:

  買房不如租房

  租房還是買房?這是一個困擾著很多人的問題。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認可“買房不如租房”這種心態的人紛紛認為,因為不買房,他們未把雙方父母幾十年的儲蓄折騰光;因為不買房,他們可以過著無壓力的生活;因為不買房,他們可以耐心等待房價長期上漲後必然出現大跌時從容抄底。

  如果真是這樣,那些不快樂的房奴們豈不是花冤枉錢作繭自縛、自討苦吃?

  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為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必然為你關上一扇窗。長期快樂租房背後很可能隱藏著永遠買不起房的不快樂隱患。

  “租金這麼高,甚至都超過月供了,感覺像在幫別人還房貸。”在市區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李靜小姐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打算在市區租住一套環境較好的居室,但是高漲的租金讓她望而卻步。

  我們以一套位於姚橋新區,面積為110平方米、總價60萬元的房産為例,仔細比較一下買房和租房的利與弊。

  如若買房,需首付18萬元,並辦理商業性貸款42萬元,分20年還清,每月月供為2100余元,加上利息,20年後購房者花了80余萬元可擁有這套住宅。如若選擇租房,我們以原先的18萬元作為儲蓄,並將每月2100余元的月供當閒錢拆開,假設月租金為800元,剩下的1300元仍然用作儲蓄。那麼在租金不變的情況下,20年共需支付房租近20萬元,手頭余錢約為40萬元。

  這樣一個算法不很精確的例子卻表明了這樣的道理,投入相當的資金時,20年後租房者手握約40萬元的存款,但仍舊需要租房,還要擔心人民幣貶值的風險;而買房者不僅擁有了一套住房,房屋的增值還會給購房者帶來一定的收益。

  心態二:

  攢夠錢後再買房

  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理念。

  其實正因為沒錢才更要買房,否則的結果是等你攢到足夠的錢時,房價又漲了。很多老百姓每日精打細算,要攢到足夠的錢才買房,有的甚至付全款。其實,購房一定程度要掌握竅門,首付越低越好,月供越長越好。

  記者曾在一論壇上看到這樣的帖子,當大多數人只有1000元工資的時候,房價在2000元左右,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20萬元。10年後不吃不喝攢夠了20萬元的房款時,不考慮房源的情況下,同一地段的房子早已漲到30萬元以上。例子很簡單,卻説明了一個消費理念問題:工資是漲不過房價的,看準時機就下手。

  記者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西方老太太是貸款買房子,中國老太太是攢錢買房子。結果是西方老太太住了一輩子的房子,到老了説:我總算把房貸還掉了。中國老太太是等了一輩子,到老了才説:我總算把買房子的錢攢夠了。這故事聽起來多少有點心酸,但無不折射出不少人的消費觀念實在太落伍。

  針對那些攢夠錢準備一次性付清的消費者,記者在這裡不得不建議一句:儘量用最少的錢去買房,即使你手頭有足夠的現金。假如你有50萬元現金,千萬別用50萬元去買50萬元的房子,最多只拿出10萬元就夠了,剩下的40萬元你一定要用來做投資,如果你投資40萬元一年還賺不回還銀行房貸的利息,那只能説明你連最基本的理財能力都沒有。

  心態三:

  一味重視房價

  買東西能便宜就便宜,節儉為上,這樣的道理在我國的確是個傳統美德,然而在購房的過程中,可千萬別過度地“撿便宜”。貴的不一定好,但好的卻通常貴。只重價格,極易一葉障目忽略購房本質,畢竟房子除了供我們使用外,更是具有升值的特性。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很多購房者都將目光放在了房價上,一味挑價格低的樓盤。雖然,房價是最終決定購買與否的關鍵因素,但過低的價格,背後常藏有隱情,俗稱“便宜無好貨”。只重價格,極可能忽視了價格之外,本應關注的問題。

  只追求價格,很有可能忽視樓盤的配套設施,比如停車位,當你忙碌一天回到自己小區之後,卻還要四處尋找車位,甚至因為小區內過於擁堵,愛車被劃傷時,你才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考慮這些。

  總而言之,買房子既是大事,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還請欲購房者,認真剖析購房時自己的心態是否存在誤區。切記:“過錯”是一時的,而“錯過”有時則是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