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定向寬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7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由於融資困難,近期不少中小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甚至出現資金鏈斷裂。筆者認為,融資歷來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為,融資參與各主體均要權衡風險與收益,並達成合理的風險價格,可以考慮採取稅收優惠、委託貸款等措施,對中小企業進行“定向寬鬆”。

  表面上看,民間借貸的高利貸化傾向,是資金供給短缺造成的。在貨幣緊縮的背景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融資的能力有天壤之別。大企業可以低成本從銀行融資,還可以發企業債;上市公司還可以增發、配股融資、發行公司債;中小企業則被迫接受較高的融資成本,從民間借貸市場融資。

  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就不難發現高利貸化傾向的本質,是過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後遺症。寬鬆的貨幣政策背景下,寬裕的資金涌入股市、樓市、藝術品市場,甚至農産品市場。寬裕資金不僅造就了資産價格泡沫,也直接推高了CPI。之後過度寬鬆的貨幣開始收縮,但房地産投資、基建投資並沒有同步收縮,且這些投資建設週期較長,具有2-3年的滯後性,對資金的需求也具有剛性。在高收益的預期下,部分資金開始轉入高利貸化傾向較高的民間借貸市場,並逐步産生投機的利益鏈條,進而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生産經營,危及實體經濟。

  從供給與需求的角度看,寬鬆貨幣政策能從總量上緩解融資壓力,但中小企業的資金情況仍然不會有太大的改善,原因就在於社會資金的配置比例是天生向大企業傾斜的。如果僅僅因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就放鬆本該繼續收緊的貨幣政策,多少有點舍本逐末的味道。

  況且,融資歷來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為,融資參與各主體均要權衡風險與收益,並達成合理的風險價格。提高風險容忍度,也需要融資參與方認可,不是增加供給就能解決的問題。可行的辦法,倒是可以採取稅收優惠、委託貸款等措施,進行所謂的“定向寬鬆”。

  “定向寬鬆”是向中小企業專門推出的緊貨幣背景下的寬鬆信貸政策。在緊貨幣條件下,中小企業面臨銀行高門檻限制,往往被銀行以經營規模過小、抗風險能力較差、綜合信貸收益不明顯等為由拒之門外。“定向寬鬆”則可以規避銀行的“去中小企業”偏好,集中部分信貸資源,專門支持中小企業。模式上可以是委託貸款,也可以是適當利用風險價格工具的上浮利率貸款。在抵押物、擔保方式上,則可以引入擔保公司等信用增級工具,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安全保證。

  稅收優惠提供的資金支持,本質上是財政政策的一部分,而非貨幣政策範疇。譬如,可以繼續延長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或者對經營困難、資金短缺的中小企業,適當給予部分稅收優惠、免徵部分稅種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其資金壓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在救助方面,也不能一刀切,要防止出現對投機行為的逆向激勵。既要維護穩定的金融秩序,解決中小企業的生存難題,也要抓住高利貸化傾向的問題關鍵,避免避重就輕、因小失大的政策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