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創新未來? 北京有關將中國變為全球研發中心的豪言壯語令人起疑。在專利申請量等光鮮數據的背後,除吸引眼球外中國並沒多少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成果。但對位於上海北部的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的探訪讓我明白,對中國的創新雄心嗤之以鼻是錯誤的。該公司正對中國投入鉅額研發資金。隨著價值不菲的新研究設施和總部投入使用,明年將招聘450名專業人員。
中國技術人員根據客戶要求改善現有産品,這是研發中的“發”,那“研”呢?這是巴斯夫的科技經理斯蒂凡德雷爾的職責,他負責建造創新中心。鋻於各種挑戰,為何選擇在中國?他的回答是,因為“你需要在客戶所在地進行研發。”中國強勁的經濟前景使巴斯夫和其他公司認為,必須在華開展研究。
德雷爾的某些擔心聽起來耳熟。中國打造出一支貌似強大的理科畢業生大軍,但教育體制通常令這些人沒能為現代研究做好準備。儘管近期有所改善,但多數中國畢業生仍無法滿足更廣泛的研究要求。英語不熟練是嚴重問題,尤其對那些要求其中國本土研究人員必須能與世界各地科學家合作的外企而言。
居高不下且難以解決的人員流動問題也令許多企業苦不堪言。這並非僅僅因為薪酬競爭,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是禍首。在西方,工作頭銜並非研究人員衡量職業發展的唯一標準。而中國僱員往往更關心在明確的等級制度中迅速提升的前景。西方企業正盡力適應(中國人)這種心態。這進而成為擔憂知識産權的原因———擔憂離職人員帶走公司技術。德雷爾表示,中國的知識産權保護較5年前明顯好轉。人員流動性對知識産權的危害是世界性問題,但在中國必須倍加謹慎,因為人員流動性太高了。
德雷爾提及的另一個挑戰最出人意料:儘管北京宣稱支持創新,但這個信息並非總能傳遞到各級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並非總能理解“支持創新”和建築許可證等看似無關事務之間的聯絡。
儘管面臨種種挑戰,德雷爾堅信市場力量正推動企業加大在華研發力度。不過,對巴斯夫這種並非獨特現象的個案研究暗示,中國還需要多個五年計劃,才能完成從必不可少的創新中心到令人嚮往的研發中心的轉變。▲(作者約瑟夫斯特恩伯格,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