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水均益。
當地時間4月25日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坐上了世界銀行的第三把交椅,這是一把什麼樣的交椅呢?我們不妨先通過一個圖表來了解一下。
通過這個圖表,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發生了變化了,由原來的2.77%變成了現在的4.27%,而日本有點變化,從原來的7.62%變成了6.84%,美國依然還是15.85%。通過這個圖版我們完全可以了解到這樣一個信息,中國由原來的第六位一下子躍居到了現在的第四位,所以很多人説中國現在已經坐上了世界的第三把交椅,而且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影響力也一下子躍升到世界第三位。因此很多媒體也發表各種各樣的評論。不過在看一些媒體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參加這次會議的中國財政部的部長謝旭人和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會後都做了一個積極的表態。來聽聽。
中國財政部部長 謝旭人:
這就是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銀行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也增加了世界銀行治理結構本身的進一步的公平和合理性,能更好地發揮發展中國家在世行事務當中的作用。這也充分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
世界銀行行長 佐利克:
給予發展中國家超過47%的投票權,這一改革具有重大意義。我希望發展中國家最終能享有對等的投票權,這也是我們2015年將要討論的目標。
水均益:
我們注意到在這樣一個新聞之後,世界上很多媒體也都有一些評論。像路透社的評論就認為,反映了中國作為第三大經濟體這樣一個重要地位。日本共同社則認為,這是中國實力的提升,已經能夠引領全球經濟發展,影響力有所擴大,類似這樣一個概念。還有我們注意到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已經成為大贏家。請來了兩位嘉賓,來給我們分析一下。向先生,首先怎麼來解讀很多媒體認為在這次投票權或者世界銀行改革當中中國成為了大贏家,真的成了大贏家嗎?
正在評論 世行投票權改革折射世界經濟政治版圖變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向松祚:
海內外的媒體對這個事很高調,尤其我們中國的媒體似乎很興奮。不過我覺得這個事首先肯定它是一個積極的進展,但是其實並不值得那麼興奮或者高興。
水均益:
為什麼?
專家觀點 投票權增加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向松祚:
我覺得這個改革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象徵意義是什麼呢?因為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世界都在要求改革國際貨幣金融體系,要增加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美國現在通過它做工作。你看,這次美國沒有下調,它要求日本、德國、法國這些下降,但是這個主要是美國在後面做工作。做了工作以後,説我們現在讓出一點股份,而且基金組織也已經承諾,要讓出一些股份,只是現在還沒有分配到那些發展中國家。所以它向世界表明一個姿態,你看我現在已經做了這個工作。實際意義也有一點,有一點什麼呢?比如説林毅夫博士現在是世界銀行的副行長,現在我們的投票權又增加到第三位,所以未來世界銀行在討論這些事的時候,可能我們發言的時間會長一點,一般你多説幾句話。
正在評論 世行投票權改革折射世界經濟政治版圖變化
水均益:
三分鐘改成三分半。
向松祚:
實際上這個最終決定權,拍板的權利實際上還是在美國手上,還是在發達國家的手上,這一點沒有改變。
另外我們還得清楚地看到,以前德國是第三名,日本是第二名,我們可以看過去50年、60年的歷史,德國和日本在國際貨幣基金體系裏面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其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甚至德國和日本對國際貨幣基金也是很不滿意的。所以我們要看到這個事實,就是國際貨幣體系基本的格局,美國主導的這個格局,其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所以這一點我們必須頭腦要非常冷靜,非常清晰。
水均益:
周先生怎麼看,這個所謂的大贏家這樣一個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