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金融時報:金磚國家救援或令歐洲處境更糟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8日 1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國際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英國《金融時報》9月26日文章】題:金磚國家的救市會讓歐洲更加糟糕(作者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

  隨著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發現自己無法通過債券市場融資之後,它們越來越希望發展中國家能出手相助,購買歐洲投資者和官方機構不願或無力購買的債券,以緩解危機。這有什麼不對的呢?光金磚國家就擁有超過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這個數字足以填平大量赤字。

  但是更多的外國投資非但無法幫助歐洲———反而有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事實證明,國家政府正因扭曲的激勵措施而苦不堪言,因此,能讓個別國家短期受益的行動可能會損害歐洲整體。如果許多國家採取這種行動,那麼所有人的情況都會變得更糟糕。

  表面看起來,在利率可控的情況下,努力為自己尋找資金的國家應該歡迎任何新的大投資者,把其作為有價值的資源,無論它來自何方。

  不過外國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不同。外國購買以歐元計價的當地政府債券若出現任何凈增長,其影響都遠遠超過短期融資的範圍。它也將影響貿易。

  這是國際收支平衡的必然結果。目前,歐洲存在經常賬戶盈餘。從定義上來説,這意味著歐洲遠不缺少資本,歐洲的儲蓄超過投資,並將多餘的部分出口到了世界其他地方。

  任何官方外國資本對艱難掙扎的歐洲政府債券的收購一旦出現大幅增加,都將不可避免地削減歐洲貿易盈餘,除非有其他起抵消作用的資本外流。此外,如果歐洲開始進口而非出口資本,必然結果就是經常賬戶盈餘消失,進而轉向赤字。

  怎麼會這樣?原因有很多,不過最明顯的是,如果外國央行出售大量美元購買歐元,歐元對美元匯率將上漲。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歐洲製造商在全球的競爭力將減弱,出口會減少。

  這會導致歐洲失業率上升。由於收入下降的速度比消費降速更快,這也會導致歐洲儲蓄總量減少。避免失業率上升的唯一辦法是所有新增外來資金都用於直接投資,由於轉移支付和福利金支付的需要,這種可能性很小。

  在上述情況下,外國投資的增加只能和國內儲蓄減少或國內債務增加相對應,才能抵消失業率增長。因此外國投資不能緩解負擔,反而會蠶食國內儲蓄,削弱製造業,提高失業率或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