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水電IPO之後,跟著就是中交股份,且募集資金數量進一步刷新年內新高,據説是200億元。但本欄分析,這次募集資金因吸收合併路橋建設的原因,中交股份圈錢應不止200億元。
先看對於路橋建設的處置,大股東之外的其他股東要麼收回每股12.31元的現金,要麼按照14.53元的價格換成中交股份的股票,這兩個選擇,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説並無懸念。如果投資者認為中交股份上市後不會破發超過15%以上,就必然會選擇換股,而非收取現金。那麼大約將有1.56億股路橋建設間接換股變為中交股份,這部分股票如果按照14.53元的換股價計算,市值大約22.67億元。如果中交股份上市上漲20%,那麼二級市場投資者將為這部分股票多支付約4.5億元的溢價,也就是説,200億元是無法完成承接中交股份上市的,其對於二級市場的抽血力度,比投資者想象得要略高。
本欄以為,目前股指已經處於近乎崩潰的邊緣,管理層的救市舉動仍然存在於投資者的幻想之中,一個接一個的大盤股發行,讓投資者連一點點喘息之力都感欠缺,那麼管理層到底是真的不顧投資者的死活,還是另有打算?是否真的是散戶不死,下跌不止?
股市的下跌,總是給投資者留下一絲希望,不管是尾盤的異動還是國家隊入場的預期,總是讓投資者感到有繼續忍耐的必要,溫水煮青蛙也就在緩緩地進行。國家隊入場也並非純粹是幻想,在股指暴跌過於慘烈的時候,也有看起來很像國家隊的資金進場護盤,但僅僅是護盤而已。一天之後,該怎麼回吐就怎麼回吐,不留下一點點依戀。
挽留投資者、拒絕股市暴跌,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維護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不管是高價的小盤股還是藍籌大胖子,都必鬚髮行成功。這裡面的學問大極了,投資者只需要明白,管理層是有辦法保證新股發行不會失敗的,是能夠穩步推進A股市場融資功能又好又快發展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不管如何大規模地用腳投票拋棄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也都沒什麼大用,真正有效果的辦法,就是不申購新股、不承接新股上市。當承銷商自己拿了太多的籌碼之後,股市也就離上漲不遠了,如果中小投資者能夠團結起來,不打新、不炒新,這將是牛市的起點。歷史上,每當新股發行遇到阻力之時,也就是股市見大底的時候。(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