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郭文珺
在央行連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銀行信貸收緊的背景下,一種被稱為人人貸(P2P)的信貸服務仲介公司應運而生,由於行業入門門檻較低、利潤豐厚,因此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城市發展迅速,而其年收益高達10%至18%的收益也吸引了不少百姓的眼球。
日前,中國銀監會向銀行業機構發佈“人人貸”風險提示,稱人人貸(P2P)信貸服務仲介公司存在大量潛在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採取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範。
“人人貸”房屋抵押並不安全 在銀行信貸持續偏緊背景下,人人貸仲介公司近來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這類仲介公司收集借款人、出借人信息,評估借款人的房産、汽車等抵押物後進行配對,並收取仲介服務費。目前,這類仲介公司對於出借資金者的保障主要以房屋抵押為主。此外,由於汽車保管和監督有一定難度,因此只限于個別地區的小額貸款,不少投資者以為有房屋做抵押,自己的資金安全不會有任何問題,即便出現借款無法收回,也可以通過房屋拍賣等方式獲得本金和利息。
對此,銀監會特別指出,人人貸公司開展房地産二次抵押業務存在風險隱患。近年來,房地産價格一直呈上漲態勢,從而出現房地産價格高於抵押貸款價值的現象,一旦形勢逆轉,可能對貸方利益造成影響。同時,人人貸仲介公司為促進交易、獲得仲介費用,可能有意高估房地産價格,嚴重影響抵押權實現。從目前這類公司的運作看,存在大量潛在風險。
銀行與貸款仲介要設防火墻 目前,人人貸公司宣傳的年收益率都在10%至18%左右,這不僅與銀行5%的理財産品收益率相比,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就是比銀行放貸的利率還要高。為此,不少放款人希望利用個人良好的信用或是自己的優質資産抵押給銀行後,從銀行獲取貸款後再次通過“人人貸”公司放貸給他人,以獲取利差。
對此,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務必建立與人人貸仲介公司之間的“防火墻”。嚴防人人貸仲介公司幫助放款人從銀行獲取資金後用於民間借貸,防止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體系蔓延。加強銀行從業人員管理,防止銀行從業人員涉足此類信貸服務,牟取不正當利益。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與工商管理部門溝通,商請針對“貸款超市”“融資公司”等不實宣傳行為給以嚴肅查處。
人人貸易變為非法金融機構 今年以來,人人貸公司發展迅速,不少諸如房産等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行業開始通過人人貸公司獲取資金。銀監會指出,在國家對房地産及“兩高一剩”行業調控政策趨緊的背景下,民間資金可能通過人人貸仲介公司流入限制性行業。
銀監會認為,由於人人貸行業門檻低、且無強有力的外部監管,人人貸仲介機構有可能突破資金不進賬戶的底線,演變為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非法金融機構,甚至變成非法集資。人人貸的網絡交易特徵,使其面臨巨大的信息科技風險。同時,這類仲介公司無法像銀行一樣登錄徵信系統了解借款人資信情況,並進行有效的貸後監管。
儘管國內目前相關立法尚不完備,對其監管職責界限不清,人人貸的性質也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界定。但國外實踐表明,這一模式信用風險較高,貸款質量遠劣于普通銀行業金融機構。銀監會再次要求各家銀行必須與人人貸公司之間劃清界限,建立有效防火墻,阻隔兩者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