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IMF:有效監測系統性風險應準確甄別衝擊源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5日 1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9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第二、三章內容。報告第三章著力闡述了“推進宏觀審慎政策的可操作性:何時採取行動”,強調要正確實施宏觀審慎政策,需更好地理解導致系統性風險積聚的衝擊源。良好的衡量系統性風險積聚的先行指標要能區分好衝擊和壞衝擊。

  報告指出,宏觀審慎政策力求降低整個金融服務體系受到嚴重擾亂的風險,或稱“系統性風險”,這種風險可能對實體經濟産生嚴重不利影響。推進宏觀審慎政策的可操作性涉及多方面內容。分析表明,一套高頻指標能夠提醒政策制定者即將到來的金融壓力。

  報告稱,有效監測系統性風險和實施有效政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能否準確地識別經濟衝擊源。衝擊源決定了一些與系統性風險積聚有關的經濟指標變動情況。一個經濟體金融結構的差異改變衝擊規模,但不會影響其方向,因此,可十分廣泛地運用這一經驗。政策制定者應投入資源並相互協調,以更好地理解衝擊源,特別是跨境衝擊源。報告認為,信貸總規模是一項變動較慢的反映風險積聚的指標,可以其他指標為補充。雖然好衝擊和壞衝擊都會導致信貸增長,但在發生壞衝擊的情況下,信貸增長的幅度和持續時間以及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下降幅度都會較大。

  報告建議政策制定者還應分析高頻指標,以隨時應對近期可能爆發的危機並採取應對政策。報告稱,根據LIBOR-OIS利差和收益率曲線開發的一個指標能夠有效地提示潛在風險的爆發。然而,包含有關金融機構之間相關性信息的指標未能有效地預示貝爾斯登和雷曼公司的倒閉,這表明政策制定者必須依賴機構間風險暴露情況的實際信息來評估危機爆發後的連鎖反應。報告提議不同類型的經濟體應建立一套相似的宏觀審慎工具,以助國際政策協調。由於各國具體國情不同,政策工具,特別是關於不同指標門檻值的政策工具的具體內容可各不相同。

  報告的第二章分析了“長期投資者及其資産配置:現在的情況如何”。報告稱,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私人和官方機構投資者的資産配置戰略發生了變化。最為重要的變化是投資者更加關注風險,包括流動性風險和主權信用風險。報告認為,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中,多數長期機構投資者接受了低回報,而不是冒更大風險。報告提示説,危機之後對新興市場的投資呈結構性增強趨勢,但由經濟基本面,如增長前景或全球風險,變化帶來的逆轉風險不容忽視,最近確實出現了大量資本從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基金中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