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繼浙江台州拉開二、三線城市限購序幕後,限購名單一直難以“擴容”。記者追蹤調查發現,目前部分二、三線城市遇到限購政策“繞道走”,試圖用“限價”代替“限購”,這個新動向值得關注。
近日,廣東省韶關市住建局正忙於約談一些開發商,要求開發商控制新建住房漲價幅度。
“這是因為韶關市房價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和社會的高度關注。”韶關市住建局副局長何平良説。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住房銷售價格數據,韶關市5月份房價指數環比漲幅排名第一。
“這種限價方法規避了被納入限購名單的風險,可以説是限購大限逼迫下的緩兵之計。”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説。根據住建部給出二、三線城市限購的5項建議標準,韶關觸及了“1月至6月新建住房價格指數月環比增幅較高、排名靠前的”等標準,理應進行“限購”而非“限價”。
事實上,韶關並不是近期第一個被迫提出“限價”的城市。“儘管各地限價的內容、方式有所不同,但目前卻正在成為阻擋‘限購令’落地的盾牌。”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説,這傳遞出地方政府試圖“限價保量”的意圖。
上海易居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由於住建部的5條限購標準具有一定模糊性,一些地方政府便以“模糊態度”應對,尋找各種理由來規避“限購令”,這種動向應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重視。
記者調研發現,當下二、三線城市限購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特點,即中央政府重視、老百姓期盼,但一些地方政府卻態度消極,處於“嘴上擁護、暗中抵觸、不推不動”的觀望狀態。
對此,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等學者解釋説,房價背後存在複雜的社會再分配關係,特別是涉及地方政府的經濟利益和政績訴求。地方政府是否支持“限購令”,最大壓力來源於土地、房産稅及房地産業拉動的財政收入。
“如果韶關實行‘限購令’,當地房地産市場將會遭遇重創。”韶關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韶關市今年承擔了14000多戶居民棚戶區改造任務,近20億元的改造資金缺口還需要市裏通過土地出讓等多渠道籌集解決。”
這位負責人分析説,從地方利益出發,選擇“限價”的影響較小,但“限購”會直接減少成交量,土地就不好賣了,從而危及地方財政收入,擔心地方經濟“受不了”。
儘管一些地方政府不希望“入圍”限購名單,但也在為能否完成年初提出的房價控制目標擔憂。一些地方官員表示,當“限價”執行不力時,再推出“限購”也不遲,否則房價過高也會被上級部門約談問責。
“如果沒有國家及時有效的監督,二、三線城市限購很容易流於形式。”不少市民認為,主管部門應強化監察職能,避免一些城市用變相手段弱化“限購令”政策,並對調控政策落實不到位、房價上漲過快和保障房建設滯後的城市嚴格問責,限期改正。
據新華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