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五大集團前7月火電增虧百億 電價上調壓力劇增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9日 10: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每經實習記者 楊柳晗 發自北京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結束連續9周的下滑,山西動力煤車板價格也結束了連續5周的穩定走勢。

  本週(截至9月6日),上述兩項具有指標意義的煤炭價格均出現回升,這對於已經陷入嚴重虧損的國內電企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迎峰度夏之後,持續電荒依然在多地繼續蔓延。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多數火電企業卻面臨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的尷尬境地。分析人士表示,這種處境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7年來最嚴重電荒持續升溫

  在煤價上漲的同時,各大發電企業卻頻頻發出嚴重虧損的報告。

  從電力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中報來看,過半數公司出現虧損。僅1~7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公司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同比增虧82.7億元。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同比增虧113億元。

  目前,國內上網電價為0.4407元/千瓦時(含稅),以煤耗340克/千瓦時計算,燃料單位成本已達到0.442元/千瓦時(含稅)。顯而易見,發電越多,虧損就越大,這是國內眾多火電廠此時面臨的相同境遇。

  面對虧損,企業發電積極性自然打了折扣。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煤,計劃電”是火電企業尷尬處境的根本性體制原因。

  目前,電企發電成本遠高於上網電價。以5000大卡的原煤為例,每噸比去年同期上漲300多元,而電價卻在政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雖然發改委已于4月10日和6月1日上調了部分省份的上網電價,但是仍不能與不斷走高的煤價相比。

  繼山西省連續一個月採取限電措施以及湖南省被迫下調省內多地電力供應指標之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重慶電網了解到,重慶市水電壓力逐日劇增,電力供需形勢再度趨緊,9月5日以後,河南、湖北公司每天以80萬千瓦電力支援重慶公司。

  此外,廣西為緩解電荒日均搶運電煤7800噸以保障電煤供應,1~7月,僅防城港就完成煤炭吞吐量953.9萬噸,是上年同期的2.6倍。據悉,南寧市城區已經開始輪流限電,以緩解供電壓力。

  中國南方最大的産煤省份貴州自7月下旬起,西電東送日電量由1.54億千瓦時調減為1億千瓦時,今年以來,貴州的電煤供應緊張致使火電發電量同比下降超過一成。

  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國擁有豐富的煤炭儲量、充裕的煤炭産能、足夠的發電機組,然而,在這樣強勁的組合下,仍然在2011年出現了7年來最嚴重的電荒。

  火電廠發電積極性不高

  對於今年進入9月份以來電荒加劇的現象,國內能源專家表示,發電企業出於成本的考慮,或以缺煤為由,或以停機檢修為由,總體發電的積極性都不高。

  煤炭專家李朝林指出,表面上看,南方水資源和煤資源不足是造成電力緊張的直接原因,但實情卻並非如此。他強調,今年電荒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地製造行業瓶頸,以保護行業發展,獲取穩定的壟斷利潤。

  山西省煤炭廳的相關人士同樣認為,不能把煤電之爭的焦點都集中在煤炭生産上。據統計,1~7月份的煤炭産量是4.85億噸,同比增加8845萬噸,增幅22.27%。從電煤的調出量看,1~7月份調出了1.77億噸,同比增長2056萬噸,增幅為13.14%。

  據權威人士透露,今年國內的煤炭需求量同比增加了近20%,山西各地的煤礦和採購企業往往在2010年底就已經將2011的合同簽訂完成。這意味著,2011年的生産計劃在2010年底已經分配完畢,這就使一些迫於眼前的需求而額外增加採購的企業難以實現採購目標。

  上調上網電價是緩解電力企業虧損、刺激其發電積極性最為直接的方式,但在高通脹的背景下,繼續上調電價阻力不小。因而在此關鍵時刻,發改委對上調電價也不得不慎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在“十二五”第一年上的項目有30%是高耗能項目,短時間不可能打破電力、煤炭行業的壟斷局面,當務之急應該大力遏制地方的過度過快投資,遏制大量高耗能工業的不合理髮展。

  “缺電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在缺電的情形下,有利於整個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提高高耗能企業的效益,減少用電量。”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也告訴記者,現在國家對於煤炭價格通常不予控制,如果要解決火電問題,可以將上網電價上調,居民銷售電價可以不變,由國家財政補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