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自回歸A股以來,中石油每年都分紅,今年中期繼續拿出近300億元給股東派發“紅包”,中石化計劃拿出87億元分紅。半年報顯示,中石油賺了660億元,合每天純收3.6億元;中石化402億元,合每天純收2.2億元。中石油煉油板塊虧損210億元,中石化虧損122億元。而兩公司均抱怨,虧損是因為成品油價格上調不到位(9月5日《北京晨報》)。
其實,“兩桶油”拿出387億元分紅並無不妥。因為中石油和中石化雖然是央企,但同時還是上市公司,公司盈利向股東分紅天經地義。問題的關鍵在於,兩個石化巨頭一邊賺錢分紅,一邊抱怨“漲價不到位”,就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感。
石化巨頭站出來抱怨煉油板塊的虧損,這早已不是頭一次。這部分虧損是現實存在的,是石化巨頭理直氣壯的理由,但同時也是暴露其壟斷“本性”的最大軟肋:其一,石油巨頭在維護國內油價穩定方面的“虧損”,這些年來一直獲得國家給予的鉅額政策性補貼;其二,國內資源行業是一個壟斷或半壟斷市場,石化行業更是高度壟斷行業,壟斷産品的價格並非由供求自發調節,也就不能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換言之,石化巨頭的壟斷程度還要高於電力行業,從開採、輸送直到銷售,整個産業鏈和經營環節都掌握在石化巨頭手裏,與其他環節的暴利相比,承受的“煉油板塊虧損”在某種意義上説,並不是真正市場意義上的虧損。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石化巨頭在煉油板塊的虧損,固然有維護國內油價穩定方面的因素,但來自於自身的管理低效和落後體制運行的高成本也回避不了。這個問題不解決,國內油價不要説“與國際接軌”,就算是遠遠高出世界平均價格水平,也難以彌補石化巨頭在管理與體制雙重弊端下導致的“虧空”。石化巨頭炮轟國內油價低,但國內油價一漲再漲,到什麼程度其煉油板塊才能不虧損呢?
石化巨頭因絕對壟斷地位和體制庇祐獲得暴利,應該給國民帶來一定的資源福利空間,其價格更應兼顧社會生存成本和公共消費能力——這個要求並不過分。4月以來,國際油價幾番跌宕起伏,但國內成品油市場卻巋然不動,追漲不追跌,已成慣性。這樣的無情現實告訴我們,在一個真正的公平競爭、合理有序的能源市場建立之前,壟斷企業多半不會去考慮公眾利益——它們分享的紅利或者虧損的成本,都不過是自彈自唱。
山東 王艷 讀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