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信貸規模緊縮,愈發凸顯了資金不平衡的問題:在製造業為資金困窘而苦惱時,掌握大量資金的上市公司,卻在尋找併發現了新的利潤增長點:走向大規模委託貸款、理財的投機之路。
上市公司副業紅火
銀根緊縮又有新表象,巨大的資金缺口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大張旗鼓地幹起了理財、對外委託貸款的"副業"。
記者初步梳理髮現,截至8月1日,滬深兩市已發佈18個對外委託貸款公告,涉及資金19億元,年利率最低也要12%,而最高則達到21.6%。此外,還有3個委託貸款展期公告,涉及資金9.3億元,年利率為12%至12.5%。
這些積極對外委託貸款的上市公司,副業之紅火,甚至有反超主業之勢。
3月26日,京山輕機(000821)宣佈對外委託貸款6000萬元,年利率為15%,貸款時間為半年。京山輕機一季度的凈利潤僅為174萬元,同比下滑12%。顯然,半年期的委託貸款就能為主業不振的京山輕機輕鬆賺進450萬元的利息收入。
錢江生化(600796)1月14日宣佈對外委託貸款1.4億元,年利率為12%,每年利息收入就高達1680萬元,比其一季度1369萬元的凈利潤還高。
金陵飯店(601007)上半年的凈利潤為2910萬元,而其5月27日公佈的為期一年的2億元對外委託貸款將為其賺進2400萬元。
武漢健民(600976)2月18日宣佈對外委託貸款1.5億元,年利率為20%,一年利息收入將達3000萬元。而武漢健民上半年的凈利潤也不過3620萬元。
……
除了委託貸款這種高效生財之道外,各類理財産品也遭到了上市公司的瘋搶。
記者粗略統計,滬深兩市共有39個理財公告,涉及資金90億元。而各個公司開展理財業務的理由也基本一致,"公司自有資金較為充裕,為充分利用公司閒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金收益水平。"
由此看來,在貨幣政策緊縮、眾人喊窮的情況下,"有錢人"依舊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銀行、信託相繼收緊了貸款,擁有大量富餘資金的上市公司紛紛將精力轉到高息貸款業務上來,部分公司吃利息的利潤甚至超過了主營業務,形成了主業不振、副業紅火的怪象。
委託貸款關聯交易佔主導
在上市公司紅紅火火的委託貸款業務中,將錢貸給毫無關係者的仍是少數,大部分都貸給了"親戚"。由此看來,錢荒之下,還是得背靠大樹方好乘涼。
記者初步統計,截至8月1日,深滬兩市共有50個委託貸款關聯交易,涉及資金188億元。
由於放貸者和借款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彼此利益纏繞在一起,貸款利率直接反映了這種關係。其中有27個委託貸款關聯交易的利率圍繞著銀行同期基準貸款利率打轉,低者為銀行同期基準貸款利率的基礎上下浮20%,高者則是上浮20%。
另外21個則明確約定了具體利率,大多數與銀行同期基準貸款利率相近,在6%至7%之間。
然而,這其中也不乏特殊者。珠江啤酒(002461)向其母公司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借用4000萬資金,但年利率卻低至2.75%;如意集團(000626)向其控股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提供2500萬委託貸款,年利率為4%;桂林三金(002275)向其控股子公司提供2000萬委託貸款的年利率為5%……
也有親兄弟明算賬的。廣宇集團(002133)及其控股子公司從其控股股東和參股子公司取得了4.5億元委託貸款,年利率為10%;青海明膠(000606)子公司青海寧達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向其第二大股東借款9000萬,年利率為10%;京投銀泰(600683)向其關聯方提供1億元委託貸款,年利率為12%;騰達建設(600512)向其控股子公司提供5億元委託貸款,年利率為12%……
總體而言,有根有底、枝葉茂盛的公司在資金困難時期,依靠著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獲得了低息貸款,不僅解決了生存問題,也極大地降低了財務成本。
資金不平衡問題愈發凸顯
錢荒潮下,一方面是很多製造業企業為缺錢愁得要命,另一方面卻是很多上市公司手裏閒錢多得花不完。這再次驗證了一些學者的觀點:不是缺資金,而是資金不平衡。
信貸規模的持續緊縮,愈發凸顯了原本就存在的資金不平衡問題。這種不平衡也給很多手裏有"閒錢"的上市公司提供了套利機會,因此高利率委託貸款變得見怪不怪了。甚至有人指出,很多上市公司當起了二道販子,將其從資本市場或銀行低成本獲得的資金轉手高息貸給其他企業。
積極從事高息委託貸款的上市公司如果主業表現亮眼,那也還説得過去。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這也引發了市場的一個疑問:不做主業、專攻副業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奈之舉?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這個結論不好下。但是,如果主業表現不佳,上市公司恐怕難逃靠利息和理財收益支撐業績的嫌疑。
而讓市場擔憂的是,緊縮的貨幣政策之下,上市公司或許可以借此維持業績,然而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貨幣政策的變化直接影響這些上市公司的業績,同時也將自己的生存大權交給了別人。
近期,已陸續傳來了委託貸款逾期的消息。香溢融通(600830)控股子公司浙江香溢擔保有限公司向杭州現代聯合投資有限公司提供的7100萬委託貸款在展期6個月之後,現代聯合投資仍未按期還本付息。截至2011年3月25日,已逾期90天;ST波導(600130)向青海中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提供的9000萬元委託貸款已于2011年5月4日到期,但"青海中金至今未能履行到期還款的義務,公司正在採取積極措施進行催討,減少該委託事項的風險"。
有錢的人不好好幹實業,幹實業的人卻苦於沒錢。與眾多中小企業相比,能從上市公司獲得委託貸款者顯然是幸運者。銀根緊縮使得貸款利率節節攀升。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謝泓説,"在銀行貸款利率上漲的同時,各種民間融資渠道的融資成本也水漲船高,民間借貸利率現已高達40%-60%,這無疑給中小企業上了一道枷鎖。"
有業內人士表示,股市大擴容,"喂"出一批"膘肥體壯"卻後勁不足的上市公司,他們佔用大量資金,不思主業,幹起類似"錢莊"營生,而一些真正需要資金髮展實業的中小企業卻找不到錢。這種結構性資金不平衡如果再不加以改善,最終傷害的是中國證券市場的形象和發展,傷害的是中國經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