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民資逐利做空實體經濟 中小企業陷“飲鴆止渴”輪迴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30日 1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台北京綜合報道:“一是前所未有的融資難;二是十分嚴峻的用工荒;三是全方位進入高成本的時代。”,2011年8月30日,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在出席APEC中小企業峰會時,用了三個最大化的形容詞概括了中小企業在2011年所處的窘境。

    製造類中小企業已臨生死劫

    從4月開始,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説法開始不時見諸於各大報端。不過,工信部和央行在上月卻接連否認了這一説法,並列舉了相關數據用以佐證:工信部統計,2011年第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型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9%,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2.5個百分點。而統計局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小型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35.4和116.8,比第一季度分別提高1.9和2.7。

    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小企業的景氣水平不僅沒有傳説中的異常艱難,反而略有提升。但這些數據,明顯滯後於民間機構的即時調查,顯然未能反映出當下中小企業的真實處境。

    7月中旬全國工商聯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17省市中小企業9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小型微型企業的融資狀態更為窘迫。由於銀根緊縮,當前中小企業生存之艱難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報告預測今年下半年中小企業的處境將更為艱難。而檢測樣本更多為中小企業的匯豐中國製造業景氣指數8月的預覽值為49.8,已連續第二個月處在50的枯榮線下,據此數據也可窺見中小企業尤其是製造類中小企業的艱難生存環境。

    此前,央視財經頻道的“聚焦錢流”特別報道深入到中小企業的聚集地進行探訪,調查顯示目前個別地方的確是出現了一些製造業企業因無法維繫經營而倒閉的現象。以被調查的一家知名燈飾企業為例,這家企業在發展擴張中遇到了資金難題,但因為沒有廠房這樣的固定資産,銀行拒絕貸款,只得被迫外借高利貸,最終因無法償還滾雪球般的利息而倒閉。而更多的企業在上述壓力的迫使下,不得不縮減自己的營業規模,以防做的越多,虧得越多。

    而《經濟參考報》的記者在珠三角等地調查時也發現,當前原材料、勞動力、物流、財務等多項成本上漲,綜合作用於製造類企業,導致企業利潤攤薄,不少企業不接單虧損,接單也虧損,在這種情況下,低端製造業企業和作坊式的小企業,難以承受經營壓力,首先面臨倒閉風險。

    辜勝阻指出,中小企業未來是要走産業升級的發展之道沒錯,但轉型的前提是先要擺脫困境,根據民建的數據調查,當下60%到70%的企業現在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困境。生存困境是一種外在壓力,這種外在壓力最終將迫使企業完成轉型升級,但先期的激勵機制升級必須要先跟上,首當其衝的就是要進行改革,破除壟斷;其次,檢討政策中抑制中小企業發展的部分,對中小企業少取多予,予以減稅等優惠以便其輕裝上陣。

    國務院參事陳全生則認為,目前中國小企業的困難突出體現在融資難的問題上,而融資難問題包含兩個維度,一是渠道少,二是融資貴。目前渠道問題,已經隨著擔保公司,典當行和小額信貸等民間金融機構的出現而有所緩解,但貴的問題沒有解決,目前3500萬個體戶,1100萬私營企業,在四大行開戶貸款的不足30萬,99%的中小企業在四大銀行沒有辦法貸款,這説明了銀行的中小企業信貸部門並沒有與中小企業真正的對接上,同時也證明大銀行的信貸部門解決不了小企業的融資問題。

    “倒閉潮”未必 “空心化”為真

    如果“企業不接單虧損,接單也虧損”,那麼,貸到錢或者是存有一部分資金的中小企業主們擴張利潤的選擇是怎樣的呢?對這個問題,深諳投資之道的溫州人已經用腳做出了投票:就是大步的跨入民間“放貸大軍”的行列。

    人民銀行溫州支行7月21日發佈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目前溫州民間借貸的綜合利率維持在24%(月息2分)以上,估計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

    阿裏巴巴集團目前發佈的《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在溫州等地,超過50%的小型企業通過民間借貸完成融資。但這種融資方式貸款成本大,一些接受採訪的中小企業主坦言,一旦通過這種方式融資,企業就如“楊白勞”一般,但不借的話,企業又難以維繫,所以只能飲鴆止渴。

    對此,辜勝阻指出,在中小企業的“高成本時代”。我們除了需要關注和防範中小企業大量的停産、關停的表象之外,也要關注到大量民間資本流失實體經濟的潛在風險,要防止民間資本熱錢化,産業空心化最後導致經濟的泡沫化。其中,使用生産要素上的不平等,例如只有10%的中小企業使用體制內銀行資金的這類現狀亟待改變修正。

    對於破解中小企業的借貸難題,資深財經評論員李光一則是建議推進利率的市場化,充分發揮小銀行的作用。他指出,現在存款利率都設有上限,國家對於銀行業有保護,但如果一旦放開市場,小銀行缺錢了,就會提高利率,讓百姓自己選擇錢放哪兒。而小銀行有錢了,自然就會想怎麼貸出去獲得利差,而有了這樣的安全穩妥的途徑,企業自然也不會選擇民間“高利貸”這樣的高風險的違法途徑進行融資。如若上述市場形成並良性運作起來,民間借貸的風險就會逐步減少,同時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局也將得到比較好的解決。(記者:周紅艷 審核:王玉飛 監製:呂正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