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紐約時報:中國經濟的再平衡面臨障礙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30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美國《紐約時報》8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再平衡面臨障礙

  中國不止一次地表示調整政府主導的投資,讓老百姓消費能力增強,使本國經濟更可持續並幫助低迷的世界經濟。但經濟學者和金融分析人士説,中國政府以及地方當局發現,走出主要依靠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出口製造業拉動增長的路子很難。

  中國有改革經濟模式的動力:其經濟政策導致資源浪費、社會不平等和飛漲的通貨膨脹,領導人擔心這會導致社會不穩定。北京大學經濟學家姚洋(音)説,中國政府知道國內經濟讓太多資金集中在公司和政府手中。他們認同必須提高社會福利,鼓勵國內消費以及緩和社會不滿。但中國政府改變經濟發展模式面臨障礙。一方面,中國繼續犧牲民營企業以壯大國有企業,這導致大企業對決策者影響巨大。國有銀行往往也青睞政府支持的項目,這些項目通常涉及資本密集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各地方,官員支持資本密集項目的原因來自於中央政府衡量官員的一個主要標準,就是地方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決定他們的官運,而資本密集項目可以迅速提高增長率。官員支持這類項目的另一個原因是從大型政府投資項目中分成或者受賄相對容易。

  為應對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中央政府注入約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資金,國有銀行放鬆借貸。地方政府設立的企業瘋狂借貸。“現在,國家鼓勵銀行重新調整這類貸款,避免成為不良貸款,”西北大學教授維克多時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説:“投資過快過盛,導致投資質量和效率惡化,短期內很難改善。”

  在出口問題上,美國一直逼人民幣升值,這樣中國商品就不會在國際商場上擁有不公平的優勢。人民幣自2010年6月已升值7%,而美國官員説這還不夠,儘管西方經濟學者關於人民幣升值對美國産業是否真的有益的報告意見相左。(作者黃安偉)

  路透社網站8月24日文章,原題:為何中國這次不能拯救世界

  2008年全球經濟崩盤時,中國是救星。那時北京拋出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鉅額救市資金。在世界其他地方因銀行倒閉和公共債務激增而步履蹣跚時,鉅額投資帶來的是中國經濟力量的壯大。但北京刺激計劃的成功掩蓋了其經濟增長模式的缺點。市場現在開始意識到,全球經濟似乎還要低迷幾年。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看到,中國經濟不可能一直是全球經濟的燈塔。出口和投資使得家庭消費黯淡無光。政府面臨使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壓力不斷增大,貧富差距也在拉大。中國正努力應對13億人遍及全國、但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難題。而應對這個難題的正是中國共産黨,8000萬名黨員正處在一個不那麼令人羨慕的位置上,擔負消除大規模經濟失衡的任務。(作者尼古拉斯康索納利,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