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行業亂象叢生 國內評級業亟待苦修內功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30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後,對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缺乏公信力的批評聲音日趨激烈。7月至今,歐洲領導人輪番出面批評三大評級機構缺乏公信力,並主張建立歐洲本土評級機構。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也一直在研究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信用評級體系,但從現狀來看,國內信用評級行業亂象叢生,仍有待完善。

  興業證券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建立評級機構,第一要組建團隊,第二要有跨越10年以上週期的企業數據,才能知道企業的違約率,這在短時間內是做不到的。參與歐洲本土評級機構創建計劃的諮詢公司人士表示,創建該機構可能耗費約3億歐元,主要由私營部門出資建立。擬建中的歐洲評級機構有望2012年下半年首次發佈對銀行業的評級,並在2013年發佈對企業及金融産品的評級。評級機構成立後,投資者將主要支付該機構的運營費用。新評級機構的評級收費預計不及三大評級機構收費的一半。分析人士指出,作為遲到的競爭者,歐洲新生評級機構的公信力、評級方法、經驗、手段等方面的能力短期難與三大評級機構抗衡。

  而從國內來看,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目前亂象叢生,有待完善。一方面,國外評級機構以合資方式加強對我國本土評級機構的滲透。來自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信用評級與國家金融安全”課題組報告顯示,國內共有5家獲得認可的權威信用評級機構,分別為中誠信國際、聯合資信、大公國際、上海遠東資信、上海新世紀評級。其中,穆迪于2006年收購中誠信49%的股權並接管經營權,約定7年之後持股51%;同年,美國控制的香港新華財經收購上海遠東62%的股權;2007年,惠譽收購聯合資信49%的股權;美國標準普爾與上海新世紀已經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另一方面,我國本土評級機構面臨行業秩序混亂等問題。評級機構之間惡性競爭,並造成評級費用競價和發行人購買評級報告的行為,深受資本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詬病。

  一位債券經理説,因為現在的評級市場並不大,所以每一筆訂單和每一個客戶都是評級機構爭相搶奪的對象,買賣級別在行業內非常普遍。一些評級機構為了爭奪市場、留住客戶,出具的結果大部分都是最高級別AAA級。

  並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國內評級機構,要走出國門更是難上加難。目前國內只有大公國際一家機構在做國家主權信用評級,而去年4月,大公資信進入美國市場的申請遭到美國證監會的拒絕。中國評級行業走出去爭奪國際評級話語權絕非易事。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秘書長時文朝此前表示,宜進一步完善行業對外開放政策,鼓勵本土評級機構在妥善處理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加強與外資機構技術合作,確實做到以市場換技術,以空間換時間,增強自身技術硬技能和管理軟實力,同時鼓勵優質本土評級機構對國際主權和發債主體進行主動評級,熟悉國際評級業務規則,積極開展國際評級業務,逐步走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