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月內成品油降價仍存變數 改革定價機制呼聲漸高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2日 0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報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根據國內研究機構測算,自8月16日我國成品油調價所參照的三地原油變化率開始負向運行,向降價門檻邁近。長期以來國內油價只漲不跌讓人們對月底可能開啟的降價窗口充滿期待。

  可是近幾日國際油價跌宕起伏,專家認為月內的調價仍存在變數。為何我國油價難邁過降價門檻?我國現行的定價機制是否存在易漲難跌?

  月內成品油降價仍存變數

  “聽廣播裏説,等到8月25號可能要調油價了,不過還得看國際油價的走勢。”上海市閔行區一位出租車師傅告訴記者。自從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原油挂鉤之後,出租車師傅對國際油價的走勢一直非常關注。

  進入8月以來,受美債危機以及標普調降美國評級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表現低迷,兩大基準油價峰谷波幅均超過12%。海外市場一陣急跌令國內市場對成品油降價窗口近期將開啟預期濃厚,然而近兩周國際市場行情漲跌波動頻繁也為國內調價窗口能否開啟增加了變數。

  以我國成品油調價所參照的布倫特油價為例,自8月9日創出102.57美元/桶的階段低點之後,價格又緩慢回升至110.60美元/桶。在8月18日單日又猛跌3.61美元/桶,跌至106.99美元/桶。

  能源研究機構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表示,如果布倫特油價維持在106美元/桶價格水平以下,到8月25日,國內成品油下調的窗口可能打開。可是近幾日國際油價漲跌頻繁且波動很大,“月底的降價有希望,但並不是大概率事件。”

  能源研究機構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也認為,如果布倫特原油價格保持在109美元/桶附近,國內調價窗口可能要延遲至9月初才能打開。

  國內消費者對這次降價盼望已久。國內最近一次成品油價格下調要追溯到2010年6月1日。自此至今,國內汽柴油價連續四次上調,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自今年4月7日調漲以來,國內油價已連續四個多月未動,而在這期間國際兩大基準油價峰谷波幅均超過2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8月10日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司宣佈下調汽柴油零售價格,這已是自5月以來中石化在香港第四次調價,其中三次為下調。

  定價機制是否真的“易漲難跌”?

  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國際市場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正向或負向超過4%,即通常所稱“三地原油變化率”變動超過4%時,國內油價可相應作調整。

  為何國際原油價格已經歷過如此大的跌幅,而國內卻仍難以邁過調價門檻呢?為何同一家企業,中石化在大陸的成品油價格可以“合理的”堅守在歷史最高價位?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否存在“漲易跌難”?

  針對諸多疑問,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我國現行的定價機制仍有待改進之處,再加上今年國際油價“漲快跌慢”的波動行情,今年國內油價確實存在部分“易漲難跌”的因素。

  首先從4%的調價參考幅度説起,正向負向變化4%看似一樣,其實漲上去和跌下來的實際難易程度並不相同。以100美元/桶的國際油價來算,需要上漲4美元/桶到達104美元/桶就可邁過調價門檻,而一旦漲至104美元/桶若想符合下調條件,下跌4%則需要下跌4.16美元/桶。由此來看,一旦漲上去,想跌下來並不那麼容易。

  除此之外,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認為,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所參照的調價週期過長,導致國內油價常常滯後於國際油價的運行趨勢,也使得今年國內成品油調價易漲難跌。

  董秀成分析,我國現行的定價機制中所要求的22個工作日是移動的,即最新一天的價格向前推22個工作日之內的價格為有效採價區間。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一場瘋漲行情,油價整體水平往往單月漲幅就達到10美元,而在下跌的時候卻斷斷續續週期較長,這樣在採價區間內的價格跌幅難以達到4%的標準,使得國內“漲易跌難”。

  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多次調價幅度調整不到位,給下一次調價造成困難。“有時辦了好事卻不為人知。”董秀成舉例説,如果按照正常測算價格應該漲價至8元/升,而國家考慮到某些因素而收窄漲幅,僅調至7.5元/升。這樣,後期如果國際原油價格下行,參照調價標準需要下調至7.8元/升時,基於目前國內價格水平已經低於國際的現狀,可能就無法進行下調。

  的確如此,由於我國成品油調價的整個流程透明化不足,三地原油變化率的測算過於“神秘”,一方面,國家多次在調漲時採取的控制漲幅的手段並不為消費者所了解;另一方面,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候,由於當前調價週期較長等原因造成國際油價大跌而國內調價條件尚未滿足,這也讓消費者産生歷次調價都“易漲難跌”的誤解。

  新定價機制執行後有喜亦存憂

  “在新加坡成品油完全市場化由企業定價,幾乎每週汽柴油價格都有變化。”來上海出差的新加坡人杜銘玉告訴記者,由於變化很頻繁,漲跌幅度也不會特別大,平時不會特意關注。

  為了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縮短成品油定價機制所參考的時間週期,加快調價頻率已成為業內普遍呼籲的改革方向。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認為,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的22個工作日宜縮短至10個工作日,這將有利於及時跟隨國際市場變動,而且油品市場上投機者的操作難度也會加大。

  記者從上海幾家煉油企業了解到,今年以來,石化企業煉油板塊一直處在虧損狀態,一方面年初國際油價高漲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始終沒有到位,每次上調油價均壓低價位;另一方面,目前加工的成品油,也是一兩個月前進口的原油,價格每桶均在100美元左右。儘管國際油價現在處在下行通道,但由於原油加工的滯後效應,企業加工的依然是高價油。企業也希望,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能夠縮短週期,及時與國際接軌,真正實現市場化。

  針對定價機制漲跌難度不等的問題,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建議,除了加快調價頻率之外,成品油調價亦可採取不對稱調價的方式,即成品油價格需上調時參考的三地變化率維持4%,而下調時參考的三地變化率降至3%左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方案仍是改革進程中的一個過渡方案,當前還應該進一步推進成品油流通體制改革與定價機制的改革。從長遠來看,國內成品油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放開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由企業自主定價。

  當然不能忘記,市場化是把“雙刃劍”。“如果新的定價機制出臺,眼前國內油價可能有一次調降,但同樣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國際油價處於上升通道,國內油價跟漲的速度也會很快。”董秀成告訴記者,與歐洲相比甚至與日、韓、新加坡等周邊國家相比,我國成品油價格依然是偏低的,這正是因為我國對價格進行調控的結果。

  董秀成認為即便新定價機制出臺,政府對價格的調控在短期內也不能完全放開。如果在調價頻率加快,在調漲的情況下對於農業、漁業、公共交通等弱勢群體及公益性行業的補貼也應該儘快配套落實。此外,如果油價過高導致石油公司獲得暴利,政府部門也可以通過稅收等手段予以調節。

責任編輯:周紅艷

熱詞:

  • 成品油
  • 降價
  • 變數
  • 改革
  • 定價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