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我認為,8月的全球金融市場暴跌是源於年初的中東北非國家動蕩和蔓延。有人會説我邏輯混亂,其實按照經濟學的邏輯,它們的確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像傳染病,更像多米諾骨牌。
當今的世界經濟已經全球化,歐洲美國肯定是最重要的兩個板塊,中國以及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板塊,還有日本及亞洲經濟同樣也離不開中國。但還有一個誰都離不開的板塊,它就是中東北非以産油國為核心的板塊。
全球經濟突然出現“短板”
今年以來,中東北非國家出現了持續性的動蕩,蔓延到越來越多的國家,這個地區突然間成為全球經濟的“短板”,許多國家突然間停止了發展,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紛紛下馬。不能輕視它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因為這個重要地區的經濟突然停滯,所有其他板塊對它的“預期”産出都一下子變成了“閒置産能”,全球經濟受傷害的程度恐怕不止幾千億美元。
中東北非産油國為核心的經濟板塊,不僅盛産石油,有的是石油美元,而且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發動機之一。環顧全球,能夠進行大規模基本建設的經濟區,除了中國,大約就是中東北非。
中東北非很多國家經濟的最大問題是對石油的高度依賴,以及對歐美經濟的高度依賴,有錢的亂花錢,沒錢的靠輸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這些國家的石油美元在投資品市場遭到洗劫;更由於歐美經濟實力下降,它們再難得到金援,於是經濟中深層次的矛盾開始暴露。
中東北非經濟板塊停滯還會帶來連鎖反應:
歐債、美債危機爆發後,歐洲美國都希望擴大出口,但擴大出口的前提是全球其他經濟板塊具有吸納其大量出口物資的能力。中東北非以及周邊的經濟突然間歇火了,對歐洲和美國的進口勢必會減少。
必須強調,中東北非國家的動亂不僅影響了歐美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另一個發動機中國也會造成影響。主要的,是中國與中東北非國家過去簽訂的大量訂單都不能順利履行,而國內與此相對應的大量産能也就成為“剩餘”,不能再創造GDP。
一場汽車産業和能源産業的大革命即將開始
在分析中東北非國家之所以會出現持續性動亂的背景時我們不能不分析石油因素。
我注意到,當初突尼斯動蕩蔓延到利比亞之後,國際原油價格曾經一度站到110美金之上。但利比亞戰事打了4個月後,國際油價不僅沒有大幅度攀升,卻在近期跌至80美金一桶。有人説,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只佔全球的2%,出口量只佔1%,因此利比亞戰事對全球原油市場的影響不大。但我認為不一定。
經濟分析有時候是需要想象力的。當我們看到全球油價暴跌,看到巴菲特高調入股比亞迪等經濟現象時。我們不能不思考一個問題:中東北非地區的戰略地位真還像過去那樣重要嘛?如果真如巴菲特他老人家所説,電動汽車的技術已經成熟,已經可以大規模地替代現有汽柴油發動的汽車,那麼,現在就差各國政府大力支持,推動它的産業化了。果真如此,雖然油價不會大幅度下跌,起碼大漲的預期可以休矣。
我們假設,歐美各國政府最清楚現在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是否真的已經成熟,是否真的可以大規模替代。我們還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全球經濟對中東地區的原油依賴度仍然像過去那樣越來越高,北約是不敢輕易地對中東北非地區的儲油罐國家動武的。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全球發達國家已經在為中東北非國家出大事做準備了,我注意到,全球各國已探明儲量在近幾年有了大幅度增加,比如南美洲,比如俄羅斯,還有海上採油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東北非等産油國的戰略地位。
如果此時歐美國家突然間宣佈,未來幾年電動汽車將加速産業化進程,我不會感到奇怪。我甚至認為:一場汽車産業和能源産業的大革命即將開始,這才是北約敢在利比亞打持久戰背後的經濟學邏輯。
中東北非國家是全球經濟板塊組合的重要部分,它曾經有著極大的戰略價值,但它一年來的持續性動亂已經使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在大幅度削弱。這種削弱是中長期的,很難逆轉,因此全球各國必須找到應對的辦法,而這個辦法很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巨大的機會。
經濟學思考是需要前瞻性的,要更多地思考戰略性問題。我以為,中東北非國家的動蕩蔓延不僅使我們失去很多,也可能給我們帶來很多。關鍵是要想得到,準備好,動手早。